民航反腐風暴勢頭正猛。
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上海東方航空運行控制中心原總經理施國峰因私設“小金庫”,目前已被上海市有關部門控制,案件偵破接近結束,很快會向法院提起訴訟。
該人士告訴記者,施國峰案涉及金額上億元,其控制下的東航飛行控制中心私設“小金庫”。施國峰個人在上海不同地區購買的四處房產,購房款多數來自“小金庫”。
6月28日,東航董秘羅祝平在電話中向記者證實,施國峰已不在東航工作。但是關于其案情,羅表示“不了解具體情況”。
與此前披露的因航線審批、航班時刻等尋租行為而落馬的案件不同,施國峰是因為將專機、部分包機停機費私自截留而案發。
但最近民航系統反腐背后的推手卻都是審計署。此前媒體報道,首都機場原總經理張志忠、民航華北局原局長黃登科及南航窩案,均源自審計署在審計南航時發現的一筆金額驚人的“航權協調費”。
而施國峰的落馬只是審計署查出東航財務問題的一個縮影。6月14日,審計署公告披露,2004年至2008年,東航所屬7家企業將10346.61萬元收入,直接用于發放獎金、補貼和業務招待等支出。
禍起權力尋租
前述知情人士對施國峰犯案特點用“大膽”兩字來形容。
飛行控制中心除掌握東航飛機調度職能外,還擔負著利用東航機場降落的其他飛機的空中調度和地面服務職能。而隨著公務機市場的興起,很多私人飛機也需要進入地區航空公司序列進行保養。
運行控制中心的權力由此開始顯現。
據悉,施國峰不僅截留、私扣公務機的調度服務費,甚至有些重要場合貴賓的專機服務費,也敢私自截留。
“有很多貴賓訪問上海,專機組一般不自己采購油料和食品等物資,都是委托施國峰這樣的機構負責人去辦此事。”上述知情人士說,辦案人員曾發現,施國峰利用這種給專機服務的機會,截留專機服務費。
而隨著東航公務機市場規模逐漸做大,施國峰所掌握的飛行控制中心權力也開始膨脹。
“對于東航自己的飛機,飛行控制中心尚不能張口要價,”上述知情人士說,施國峰主要是向私人飛機和公務機尋機收取一些服務費,并將部分收費匿藏為部門小金庫。
“你能否起飛,什么時候起飛,完全取決于控制中心,”這位知情人士說,公務機一般出行需要快速。而給公務機安排航線和起飛時間,就是飛行控制中心的權力。
目前,公務機市場主要由一些代理公司來做,這些代理公司為了給客戶滿意的服務,就不得不打點施國峰,以便使自己代理的公務機客戶能夠獲得較好的飛行時間和航線。
而東航的公務機調度部門正是在施國峰建議下設立的。本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東航運行控制中心在施國峰的強烈建議下,在1994年成立了公務機調度部門,成立時僅有三人,如今已有20多人,施國峰為負責人。
東航正是在施國峰的建議下,及早布局公務機市場,進而搶占了先機。而施國峰及運行控制中心也是因為公務機市場興起,掌握了直接服務專機的機會。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施國峰犯案主要是因為其控制下的運行控制中心,擅自將專機、其他飛機停機繳納給東航的費用,扣留不上繳,形成了部門小金庫,該小金庫規模上億元。
北京某律師事務所一位合伙人對記者表示,在單位私設小金庫要看其中資金的使用去向,如果資金進入個人口袋,或者個人使用后再歸還的,都構成貪污罪。如果小金庫資金沒有為個人所動用,則不能定性為貪污罪。
而讓辦案人員覺得其“大膽”的還是,施國峰十幾年經營,不僅為本部門經營了一個高達億元的小金庫,而且其本人直接從其中提取資金,先后用于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