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的策略也是加快投資。今年6月,在穩增長的目標下,陜西也出臺了十條“穩增長”的意見,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著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包括加快開工一批重大項目,確保西成客專、西合復線、蒙西—華中運煤通道等項目下半年實質性開工建設。
有專家指出,沿海省份的固投和經濟增長銜接得比較好,亦即固投創造需求,需求進一步促進新的投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而中西部的固投并不一定能創造出需求,尤其是一些以重化工業為主體的省份,雖然在投資中迅速做大當地經濟總量,但也暴露了經濟結構的諸多不足,如與民生、民富相關的民營經濟和相關制造業未能得以壯大。
對此,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剛認為,經濟發展有多種道路、多種模式。以陜西為例,陜西的能源、重型裝備等方面比較發達,以國企為主,與東部沿海有所不同,而這樣的產業結構剛好和沿海形成很好的互補。
盛毅也認為,經濟增速的回落,對政府的宏觀調控提出了新的要求,簡單用過去的辦法,只能重復刺激—過熱—調控—再刺激的老路,要更加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更加發揮政府在宏觀調控中的有效性。
附表已公布半年報的20省份GDP及增速
東部:
廣東 26200.92億元 7.4%
江蘇 25382.8億元 9.9%
浙江 15790.4億元 7.4%
福建 7982.70億元 11.4%
天津 5864.94億元 14.1%
河北 12219.2億元 9.5%
遼寧 11228.1億元 9.2%
北京 8348.6億元 7.2%
中西部:
河南 13530.55億元 10.3%
湖南 9909.4億元 11.5%
安徽 7781.9億元 12%
山西 5403.6億元 10.5%
江西 5403.6億元 10.5%
四川 10603.91億元 13%
陜西 6116億元 13%
重慶 5307.19億元 14%
貴州 2800億元 約14.5%
云南 4165.74億元 11.7%
廣西 5329.54億元 11.4%
寧夏 930億元 約11.5%(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