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主流證券報頭版均刊發了證監會打擊內幕交易的稿件。報道稱,證監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黎曉宏日前表示,要從推進懲防體系建設,促進資本市場科學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發揮一線監管優勢,持續深入地打擊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行為。
黎曉宏指出,近兩年通過加大懲治力度,打擊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行為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但從實際看,盡管我們采取了不少防控措施,這兩類案件易發多發的態勢并沒有得到根本遏制。
2009年至今,滬深證券交易所共向證監會上報案件線索435件,占證監會全部案件線索的47%,其中,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的案件線索占比達60%,在打擊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行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網友針對證監會整治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發表評論說:“看看發利好的公司有幾個股價不是高高在上的?這正常嗎?更別說明目張膽違規的,有誰得到懲罰了?”也有網友評論說,“皆因違法成本太低”。
針對內幕交易行為,央行近日也出舉措。央行近日發布的《2012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強調,要堅決打擊內幕交易等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對于涉嫌內幕交易的并購重組項目要暫停審核,加大對市場操縱、欺詐上市、虛假披露等行為的打擊力度。
兩媒體:證監會應全面調查廣藥和白云山A兩波精準上漲
中國網刊發了譚浩俊的評論《廣藥有沒有人偷白菜誰來認定》。文章說,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曾經打過一個比方,“小偷從菜市場偷一顆白菜,人們都會義憤填膺,但是若有人把手伸進成千上萬股民的錢包,卻常常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這就是內幕交易的實質。”
既然郭主席希望人們對將手伸向股民錢包的行為引起重視,也希望人們對“偷白菜”的行為義憤填膺,那么,是否可以對廣藥集團兩則利好消息發布前出現的突然上漲行情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呢?因為,調查的結果,不管是否存在內幕交易,都應當是只贏不輸的結局。對廣藥集團來說,如果不存在內幕交易,則可以還企業一個清白。
廣藥集團的兩波上漲行情,到底有沒有人“偷白菜”,“偷”了多少白菜,投資者無法認定,企業有認定的條件和理由,管理層更有認定的手段和責任。
每日經濟新聞刊發了周俊生的評論《廣藥異常漲停給市場監管提供契機》。文章說,內幕交易的泛濫,已經對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產生了致命性的威脅。嚴厲打擊內幕交易已經成為證監會的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自郭樹清履任證監會主席的半年多來,證監會公布了一系列內幕交易案件,證監會以此來向投資者顯示其嚴打內幕交易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