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外界針對余額寶“風險”和“圈錢”的兩大疑問,昨日,支付寶公司回應外界質疑,并表示還會繼續推進。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總監祖國明表示,將來余額寶可能有更多的基金供用戶選擇,“目前已有20多家基金公司給我們打了電話,尋求合作。”業界預計更多第三方支付平臺會跟進效仿支付寶此舉。
其他平臺將跟進
目前,按照央行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管理規定,支付寶余額可以購買協議存款,能否購買基金并沒有明確的規定。
“余額寶不是存款業務,也不是什么類存款業務”。支付寶公關總監陳亮指出,余額寶只是一個幫助用戶進行基金支付的業務,盡管目前貨幣基金市場表現穩健,但是作為一種投資,就可能會有風險,哪怕是萬分之一或者十萬分之一的概率。
對于“余額寶”高收益的說法,他認為,余額寶給用戶帶來的收益并不是利息,而是購買貨幣基金的投資收益,由天弘基金方面提供,與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理財產品沒什么區別。目前國內貨幣基金的普遍收益為3%至4%的水平。
另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說,雖然支付寶在2012年5月獲得了基金支付牌照,但沒有獲得基金銷售牌照,因此,余額寶借助天弘基金實現基金銷售功能,既不像直銷,也不像代銷,實際上是打了一個巧妙的擦邊球。
記者還了解到,去年底另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匯付天下旗下“超級現金寶”也推出類似“貨幣基金支付”功能,成為業內首次投入使用的基金電子交易業務,實現投資與消費的結合。預計更多第三方支付平臺會跟進效仿此舉。
降低備付金壓力
另一大疑問是:外界認為余額寶是一種變相“吸儲”,如果很多用戶使用余額寶,支付寶手中圈的錢會更多?
陳亮解釋道,支付寶只是一個基金支付渠道,用戶將錢轉入余額寶購買基金后,相應的資金全部劃到了基金公司賬戶,由基金公司管理。而在用戶將支付寶上的余額轉到余額寶中時,支付寶管理的錢反而少了。
銀行內部人士分析,支付寶如此做法有著降低備付金規模的意圖。根據央行相關規定,支付機構的實繳貨幣資本與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的比例,不得低于10%,其中實繳貨幣資本是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這意味著,第三方支付暫存周轉的客戶資金越多,其需要另外準備的保證金也就越多。
以支付寶為例,如果按照日均資金沉淀規模約100億元計算,支付寶需要準備的相應保證金就需10億元以上。吸引客戶將資金從支付寶轉移到余額寶中,可以減輕其注冊資本壓力。(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