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介紹,合生元因“違法行為嚴重、不能積極主動整改”被處上一年度銷售額6%的罰款,約1.63億元。不能主動配合調查但能積極整改的美贊臣公司被處上一年度銷售額4%的罰款,約2.04億元。“能夠配合調查,并主動整改的”多美滋、雅培(上海)、富仕蘭(上海)、恒天然商貿(上海)公司分別被罰約1.72億元、0.77億元、0.48億元、0.04億元,分別占這些公司上一年度銷售額的3%。
“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提供重要證據,并積極主動整改”的惠氏公司、貝因美、明治公司被免除處罰。發改委稱,涉案企業提出的整改措施包括立即停止違法行為;采取實際行動,使消費者獲得切實利益。
已要求不得變相恢復價格
許昆林說,從今年3月開始,根據舉報,發改委對9家乳粉生產企業開展了反價格壟斷調查。涉案企業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不正當地維持了乳粉的銷售高價,破壞了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目前已明確跟各企業表示,不得變相恢復價格。
中國社科院教授王曉曄說,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更多的中國嬰幼兒家長轉向了進口乳粉品牌。巨大的市場需求讓很多外資奶企自我感覺良好,而消費者對洋奶粉品牌信任度也高,消費者的追捧也使得涉案企業屢屢提價更有底氣。
目前,合生元和美贊臣均表示放棄提出行政訴訟,將及時支付罰款。 據新華社
>>>連線
中國反壟斷法網負責人楊東
遭受損失消費者 可找企業索賠
6.7億元天價有何意義?消費者如何索償?本報記者連線中國反壟斷法網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楊東副教授進行解讀。
楊東介紹,隨著《反壟斷法》實施深入,還會有更多的涉事企業被罰,罰金也不會低。“這次被罰企業中有最近因肉毒桿菌問題曝光的恒天然乳粉公司,這是因為乳品安全問題和壟斷問題兩者一碼歸一碼,這次處罰只針對其壟斷價格行為。”
至于6.7億元罰款的去向,楊東說,罰款要上交國庫,這和消費者索賠金無關,兩者也是不同的法律系統。因這些涉壟斷企業而遭受損失的消費者,可以找相應企業進行索賠,如企業拒賠可申請上訴,但過程是非常耗時耗力的。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