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質量安全問題是當前社會所普遍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未來我國對進口乳制品的質量把控將日趨嚴格,進口乳制品行業將加強自律。
乳制品的食品安全問題關乎全社會百姓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是廣大嬰幼兒的必需主食,其質量安全直接關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關系千百萬家庭的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是當前社會所普遍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為了推廣乳品及進口食品品牌,讓消費者甄別正規渠道進口產品,促進科學消費,促進乳品及進口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的“2013中國(北京)國際乳制品及進口食品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百余家乳品企業參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未來我國對進口乳制品的質量把控將日趨嚴格,進口乳制品行業將加強自律。
質量把控更趨嚴格
恒天然是新西蘭最大的乳制品原料生產商及出口商,其貿易量占全球乳制品貿易量的1/3左右,在“2013中國(北京)國際乳制品及進口食品展”上,記者采訪了恒天然商貿(上海)有限公司政府關系及對外事務經理李世駿。據李世駿介紹,恒天然公司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與中國有業務往來,現在恒天然在中國主要有四個業務板塊:從國外的生產基地向中國市場供應乳品原料;為中國的餐飲服務行業(即向烘焙業、星級酒店、航空公司等)提供乳制品;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自有品自牌的消費乳品,如安怡、安滿、安佳等;牧場業務在中國投建牧場,并生產出高品質的原奶。
記者了解到,《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管理辦法》從今年5月1日起實施,這將提高進口乳制品的門檻。對此,李世駿表示,其實明年法規對進口乳制品的影響將會更大。“總的來說,國家對進口乳制品的質量把控將更趨嚴格,這不僅要求進口乳制品產品本身質量要合規,同時進口乳制品的外包裝及包裝上的語言文字等都要合規,這將使企業面臨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李世駿說。
甄別正規進口渠道
近幾年來,進口乳制品及進口食品在中國的消費量快速增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引領消費水平的整體提高,中國人已經開始全球消費時代;另一方面,頻繁爆發的食品安全質量危機,讓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信賴程度快速提升。終端需求的增長,使眾多的經銷商開始關注進口食品。但由于市場上的產品品類繁多,質量良莠不齊,貿易信息不對稱,給廠商合作共贏增加了難度。
其實,不少中國消費者在奶粉消費中存在兩個誤區:一是盲目追求“洋品牌”,甚至是無中文標識的進口貨;二是非理性地認為,貴就一定意味著產品好品質。
目前,國家對奶粉等大宗農產品實施進口自動登記制度。自2009年8月1日起,包括奶粉在內的所有進口乳品均須登記備案。目前在食土商會備案的進口奶粉代理商已有1400多家。也就是說,只要是正規進口的奶粉,在食土商會均有身份備案,檢驗檢疫部門也將進行嚴格的檢測檢疫,確保安全。而未經正規備案的洋奶粉,對其身份恐怕要打一個問號了。
據了解,進口乳制品以正規方式進入國內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第一種是原料、技術、生產線、裝罐等都在國外進行,罐裝封存好后直接進口;第二種是在中國有生產工廠,采用進口原料、技術等,在國內工廠罐裝出售。一般來說,目前商場、超市出售的進口產品來源會比較清晰。
進口有效補充市場需求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于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乳制品市場呈現剛性需求,需求量在逐年增長,但是中國的乳制品市場還是以國產產品為主,從“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內企業在兼并重組,企業狀況不斷好轉,但是國內乳制品產量的上升與需求量還有一定差距。“國內企業增加生產滿足市場還要一段時間,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此期間還需要進口產品來補充。”于露說。“進口乳制品永遠無法取代當地乳制品的生產,進口產品是更加豐富乳制品市場,是有益的補充,本地供應才是市場的主流。”李世駿告訴記者,這也是恒天然公司在中國投建牧場的原因,就是發展本地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