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日舉行的2013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上,金融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大陸方召集人、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呼吁,兩岸和亞太區域在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有大量的長期項目資金需求,兩岸金融業應攜手共同精心設計相關工作機制安排,以支持產業的深度跨海峽融合。
劉明康在題為《世界工廠模式之后的兩岸金融合作》主題演講中表示,兩岸實體經濟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驕人成績,但現在面臨共同的挑戰,那就是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水平的不斷升級,以及增長方式的改變。兩岸金融合作要直面這些問題。他說,最近一些調查顯示,兩岸和亞太區域在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有大量的長期項目資金需求,因而債務和股權融資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金融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項目資本金的融資安排,建設期內較長的還款期限的融資靈活機制和相應的風險管理,貨幣的互換、利息的資本化、項目保險和可能的資產證券化等都會對兩岸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帶來關鍵的“新鮮血液”,對兩岸金融合作也提供極好機遇。
劉明康表示,兩岸金融業者在支持實體經濟的需求同時,必須加強合作,做好對全球金融監管主題戰略的展望,包括資本、流動性、負債率、風險處置和管理、業務拆分和銀、證、保架構的展望,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變化提出了更全面的披露要求,財務報告列示和明確對某些特定項目的確認以及新的計量標準,這些變更不但大大影響了兩岸的許多金融機構信息系統和流程以及監管體系的建設,也影響到商業決策和行為。此外,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新的科技金融從業者也給傳統經營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嶄新的發展機遇。
劉明康指出,兩岸金融業應攜手共同精心設計相關工作機制安排,以支持產業的深度跨海峽融合,使得同一產業的龍頭企業可以在重組整合中,不但因應后工業時代市場需求的減緩,也能成功應對新制造業革命和全球化中來自社會和經濟環境變遷的要求,提升國際競爭力。 記者 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