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孫毅蕾報道:移動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將帶來金融服務行業的全面變革,過去大銀行主要為大企業服務,小銀行為小企業服務的分層壁壘,也將迎來打破重來的新格局。1月21日,2013互聯網金融年度論壇在上海舉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上海數字化與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朱曉明提出了以上觀點。
論壇上,“余額寶”被專家頻頻提起。作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新產品,“余額寶”引起的巨大市場反響,給銀行專業人士帶來腦力沖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上海數字化與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朱曉明指出,第三方網上支付涌現后,非金融機構創造了采用移動支付的方法,將民間資金與需求方互動。未來的金融交易中介,必然是交易成本越低的越能成功,“余額寶”就是一例。
朱曉明指出,第三方支付與金融產品的緊密結合,已經在倒逼銀行,敦促國有四大銀行等企業進一步通過新的技術手段,降低交易成本。
金融支付將現“三分天下”
他介紹,去年一年,美國富國銀行的業績一度達到全球第一,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績,都是因為富國銀行改變了以前著重并購服務的策略,如今這家銀行的零售更受歡迎。而在國內,民生銀行等積極改革的銀行企業,最近也開始發力村鎮銀行、社區銀行。這些銀行都下沉到客戶中間,積累一手的客戶數據,并通過更新的技術手段來整合數據。他認為,移動第三方支付等新技術的發展,倒逼金融機構打出了“發展普惠金融”的旗號,這將促使金融行業打破原有分層壁壘,讓更多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金融服務機會。
上海市信息中心副主任馬梅認為,未來金融支付將出現“三分天下”的局面:銀行、有更大用戶群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及擁有渠道優勢的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