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杜燕飛)國家外匯管理局28日發布的《2024 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外匯市場保持較強韌性,市場預期和交易平穩有序。展望2025年,我國經濟基本面將持續鞏固和增強,國際收支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基本平衡。
《報告》指出,2024年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經常賬戶順差4239億美元,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2.2%,繼續處于合理均衡區間。貨物貿易保持較高順差,出口商品結構優化,貿易伙伴更趨多元。服務貿易進出口表現良好,貿易逆差總體平穩。跨境旅行支出恢復至常態水平,跨境旅行收入和新興生產性服務貿易收入較快增長。
“2024年,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呈現逆差,主要是企業等主體充分利用境內外市場和全球資源優化投資布局,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證券投資保持活躍。外商直接投資資本金新增909億美元,來華債券投資凈流入468億美元。”《報告》認為,2024年末我國對外資產超過10萬億美元,對外負債接近7萬億美元,較2023年末分別增長6.1%和2.2%,對外凈資產為3.3萬億美元,增長15.6%。
展望2025年,《報告》認為,我國經濟基本面將持續鞏固和增強,國際收支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基本平衡。預計經常賬戶將繼續保持合理規模順差,跨境資本雙向投資有望更趨活躍。
“2025年,我國外貿韌性較強,制造業規模優勢持續鞏固,貿易新業態蓬勃發展,出口競爭力逐步提升,貿易伙伴更趨多元,對單一市場依賴度明顯降低,這些均有助于支撐我國出口平穩發展。”《報告》指出,我國居民跨境旅行需求已充分釋放,旅行支出規模將保持穩定,同時國內文旅高質量服務供給增加,將繼續推動旅行收入增加。生產性服務業穩步發展,優質的游戲、電影等服務產品出海創收增多,將帶動我國服務貿易收入增長。此外,隨著我國對外投資規模增加,投資收益逆差可能逐步下行,也有助于經常賬戶穩定。
直接投資將保持平穩發展。《報告》認為,2025年,我國持續加大穩外資力度,穩步提升跨境投資便利化水平,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高端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有望成為新的引資增長點,未來營商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優化有助于吸引外資來華展業興業。同時,境內企業將繼續積極順應全球產業鏈格局調整,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以及全球資源稟賦,穩步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優化投資布局。
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將企穩向好。《報告》顯示,2025年,我國穩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提高外資投資境內證券的便利性,人民幣資產具有分散風險的多元配置效果和良好的投資價值,外資仍會穩步增配人民幣資產。近期隨著國內經濟回升和科技創新發展,外資對人民幣資產信心進一步增強,資金流入總體回升。
跨境融資有望平穩有序。《報告》認為,近兩年企業基于境內外融資利率差距,持續調整本外幣融資結構,外幣外債償還需求基本釋放,未來融資性外債相關跨境資金將更趨平穩。
“當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斷推進,外貿保持較強出口競爭力。AI大模型的推出,人形機器人和智能化汽車的發展,增強了國內外對我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穩中向好的信心。外資對高技術和綠色經濟領域更加關注,增持境內股票和債券,助力我國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宏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蔡彤娟說。
《報告》強調,2025年,外匯管理部門將穩步擴大外匯領域制度型開放,著力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維護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其中,持續完善跨國公司資金池政策,便利跨國公司在境內外成員企業之間調配、管理資金。
“近年來,我國持續擴大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范圍,便利了以人民幣開展跨境收支業務,簡化了資本項目變更等業務的辦理流程。該項政策不僅有助于提高跨國公司的財務自主性和靈活性,還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增強了我國金融市場的吸引力。”蔡彤娟表示,未來,隨著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穩步推進,我國外匯市場將繼續保持平穩運行,跨境資金流動將更加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