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趙竹青)3月29日,多模態超級智能安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Super Intelligent Security of Multi-Modal Information)在中關村論壇上正式對外公開。實驗室依托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由人民中科等單位共同建設,人民中科首席科學家擔任實驗室主任。
多模態超級智能安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在中關村論壇上正式對外公開。中關村論壇供圖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作為北京市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北京市高精尖產業領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作為北京市重點支持的基礎研究機構,多模態超級智能安全實驗室旨在推進超級智能領域的基礎研究,開展超級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安全等前沿研究,解決復雜技術和應用問題,力爭建成世界一流科研平臺。
超級智能(super intelligent),是指超越人類智能的機器智能系統。與當前普遍的預訓練AI相比,超級智能可在極少量樣本數據上自主學習,在類人直覺、規律洞察、復雜問題解決等方面極具優勢,大幅拓展人類的科學邊界和想象空間,在科研、金融、醫療等復雜場景有廣泛需求。以科學研究的場景為例,超級智能可打破學科界限,直接分析海量實驗數據,發現隱藏其中的科學規律和原理,更能打破傳統科研范式中遵循既定理論框架與研究方法的固有局限,直接面向顛覆性科研任務;極大拓展了人類探索科學的范圍、尺度和視角,構建全新的人機協同科研范式,將重塑世界科研格局。
我國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已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近期DeepSeek等高水平應用更引發了新一輪的人工智能熱情,但目前大語言模型仍是基于Transformer架構上的創新。這種“大數據-大模型-強算力”的技術路線,依賴大量進口高性能芯片,成本高、幻覺多,難以真正落地到業務的核心,高質量數據的枯竭將進一步限制這種范式的發展潛力。為此,我國一方面需要繼續挖掘現有技術路線的潛力,尤其是減少芯片和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亟待加強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提前多元布局,尋找更高效的技術架構和方法體系,精準規劃彎道超車的突破點。
多模態超級智能安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視頻安全團隊與人民中科為核心組建,擬重點突破超級人工智能等技術路線,探索類腦智能、自主進化學習、超級人類對齊、自主高質量數據生成等顛覆性研究,并研究和解決隱私保護、算法偏見、責任歸屬等現實問題。
據介紹,實驗室將重點圍繞五大方向開展研究。
一是超級智能新范式構建。探索并構建有別于大數據、大模型、大算力的全新人工智能范式,尋找更高效、更具創新性的技術架構和方法體系。
二是認知能力模擬與增強。深入研究如何模擬及進一步增強超級智能的發現能力、反思能力、直覺能力以及科學規律發現能力。例如通過神經科學與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讓機器更好地模擬人類的高級認知功能。
三是智能決策系統的優化。提升超級智能在復雜且不確定環境中做出更精準、更具前瞻性決策的能力,并在政務、金融、醫療、交通等關鍵領域推廣應用。
四是自主性和安全性提升。研究在不同場景下提升超級智能的自主性,包括自主學習、自主規劃、自主適應環境變化等,減少對人類干預的依賴;研究系統的安全性和經濟型,避免潛在的風險與威脅的同時,降低算力消耗和技術成本。
五是科研范式突破與重構。借助超級智能超強的科學規律發現能力,探索如何對現有的科研范式和科學體系進行重構,突破傳統科學研究的局限,開拓新的科學領域和研究方法。
當模型自我迭代能力占據主導地位以后,AI會加速度實現向超級人工智能的演化。人民中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圍繞實驗室建設,開展超級人工智能的研究,并推進相關成果落地應用在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