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鈞的溝通取得了預想的效果,或許還有一點運氣,列車長的女友恰好是他的歌迷。這個意外最終并沒有打亂行程,反倒讓鄭鈞收獲了可貴的欣賞和信任。
西藏歸來的好萊塢編劇,又在繁華的上海觀看了這位未來合作者的演出。舞臺上的RockStar讓他們看到了鄭鈞的另一面。這如同飯后甜點,讓對方對項目的達成留有更多回味。
“等到我再去美國和他們談的時候,一切就不一樣了”。《搖滾藏獒》最終確定為在好萊塢完成最初的人物造型設計和分鏡頭劇本編寫,隨后由中方完成繪制,并移交好萊塢進行后期加工和全球發行。
不單單如此,鄭鈞希望這條路走得更遠。他向好萊塢的編劇們提出了另一要求,必須派中國的學徒到美國去學習,“我們不僅要制作一部影片,更關鍵的是培養一批人才。跟專業的人一路學下來,你就會成為最專業的”。
這種專業精神多少受到他近來閱讀的一本書的啟發——《皮克斯傳奇》。皮克斯曾是蘋果公司的總裁喬布斯參與創立的一間動漫公司,出品了《玩具總動員》、《汽車總動員》等一系列作品,后在其巔峰時期賣給了迪斯尼。
鄭鈞是國內最早一批使用蘋果電腦的人,在上世紀80年代末,國內的人大都將蘋果用于制圖的時候,鄭鈞卻用它來做音樂。他也很早將這位蘋果公司的總裁認作自己的商業偶像。
“蘋果推出的每款產品都是革命性的,就像金庸小說里的‘獨孤九劍’,令人難望項背”。但他最為欣賞蘋果公司的一點,則是“用創造力創造財富”。基于此,他與自己的投資人達成了若干共識。他堅持讓自己的創業之路擁有極強的“道德感”。“首先,這是一間創意產業的公司,不浪費資源,比較環保。第二,公司有可能國際化,動漫恰恰是唯一可能在理解力上打破疆界的電影類型。第三,誠信守法,不偷稅漏稅。”
更讓鄭鈞癡迷的是喬布斯“近乎病態的完美主義”,他不憚將任何稍有瑕疵的產品推倒重來,并以此喚起整個團隊的創新熱情。在鄭鈞與好萊塢創作團隊談判與溝通的過程中,漫畫《搖滾藏獒》中的故事和人物造型幾乎被完全更換,只保留了其中的核心元素。他也曾因此與對方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恰恰是因為我覺得故事情節不夠完美”。
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將“漫動時空”做成中國的皮克斯。“如果是這樣,這輩子也沒白活”,說話的時候,手里正把玩著自己的兩部分別由藍綠硅膠套包裹的iPhone。
至于是否期待與這位商業偶像謀面,鄭鈞的答案是,“我更愿意自己做出一點事情后,讓對方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