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公司一直在尋求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競爭地位的強化與擴張,其抵押資金委員會對ABACUS 2007-AC1的成功發行高度肯定,在2007年3月12日的內部備忘錄中寫到,“能夠構建和完成復雜交易,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目標,是我們經銷的關鍵”,“完成這樣或其它類似交易,有助于高盛在成長中的合成型結構化產品創設發售市場處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但美國SEC卻認為,類似ABACUS 2007-AC1的合成型債務擔保權證(CDO),受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跌影響,以放大損失的方式對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ABACUS 2007-AC1欺詐發售的主要責任人為時任高盛公司副總裁的法布里斯·托爾雷,他負責產品交易設計、銷售資料的準備及與投資者的直接溝通。
保爾森對沖基金公司(Paulson &Co. Inc)成立于1994年,2006年初設立了兩只基金,其中的保爾森信貸機會基金(Paulson Credit Opportunity Funds)不看好次級按揭信貸,進而以購買各類債券信用違約掉期(CDS)的方式以做空CDO。
2007年1月,保爾森對沖基金一位雇員在對外解釋投資機會時宣稱,“的確,市場定價沒有把次級住宅擔保債券權證歸入失敗類,但個人看來,其主要原因在于評級機構、擔保債務權證經理及承銷商有動力要讓這個游戲繼續下去。那些付出真金白銀的投資者既無分析工具,又無操作機制,根本不可能在可預見損失發生前采取任何行動。”
保爾森對沖基金確信,那些由BBB評級的中間——次優級房貸資產支撐的債務擔保權證(CDO)將會遭受重大損失,在特定情況下,那些由AAA評級資產池支撐的、較高級別的債務擔保權證(CDO)亦會變得一錢不值。
差不多在相同的時候,高盛公司已經預感到當時的市場形勢已經對由按揭貸款關聯債券支持的債務擔保權證(CDO)成功發行構成挑戰。
2007年1月11日,高盛結構產品互動交易平臺負責人在發給法布里斯·托爾雷郵件中話里話外地提到,“債務擔保權證(CDO)生意已經死亡,我們沒有太多時間抽身而退。”
2007年1月23日,自視甚高的法布里斯·托爾雷在其以英語、法語發給朋友的電子郵件中公開斷言,“系統的杠桿倍數越來越大,整座大廈隨時都會轟然坍塌……唯一的潛在幸存者法布里斯·托爾雷,站在他所創立的復雜、高杠桿、有毒交易中間,全然沒有必要理會那些魔怪式產品可能產生的各種影響。”
高盛公司在明知債務擔保權證(CDO)市場行將崩潰的情形下,不僅依然堅持推出債務擔保權證ABACUS 2007-AC1,還把與其它投資者存在重大經濟利益沖突的保爾森對沖基金一并拉為同盟軍。
保爾森對沖基金與高盛商定, 保爾森對沖基金參與ABACUS 2007-AC1債券投資組合的選定,然后向高盛購買信貸違約掉期,大力做空由其幫助選定納入投資組合的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舉個簡單例子,這相當于保爾森與高盛討論后,由高盛幫忙把保爾森極其不看好的資產賣給其他投資者,然后保爾森反手做空這些資產。
2006年末至2007年初,保爾森對沖基金對BBB級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進行了投資分析,并識別確定了很快會遭受信貸違約風險事件打擊的債券100只,所選出的房貸擔保證券,不是高比例浮動利率的房貸,就是貸款人信用評分相對偏低,且集中為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內華達等房價已經大幅升值地區的住宅按揭貸款。
保爾森對沖基金通知高盛,將其篩選出來的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或具有類似特征的債券納入預期交易的參考投資組合,2006年當年評級全部為BBB,共計123只。
2007年1月9日,ABACUS 2007-AC1投資參考組合初步敲定, 有63只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來自保爾森對沖基金提供的參考組合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