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西安機票價格高的原因:一是榆林經濟發展較快,市場需求旺盛。二是航空公司太少,以前是海航一家,現在也僅有東航和天津航,缺乏競爭。三是代理費用過高。”榆林市政協委員胡明說。
只有東方航空和天津航空兩家企業,難以形成有效競爭。并且有內部人士透露,兩家航空公司已達成價格同盟,形成了隱性壟斷。而這些,正是形成高票價的賣方原因。
沒有制約的市場定價、隱性壟斷、旺盛的需求和很高的價格承受能力,幾種因素共同形成了榆林的“天價機票”。
“天價機票”拖產業發展“后腿”
3月29日早晨,榆林市民馬曉波在趕往機場的路上中途下車,改乘大巴前往西安。“本來西安有急事想早點趕過去,路上打電話售票處說今天機票都是全價,多花一千多塊錢省四個多小時,我考慮還是不值得。”對一般收入人群來說,過高的機票價格限制了他們坐飛機出行。
“天價”機票無疑增加了榆林各界人士的出行成本,受到廣泛質疑。不僅如此,由于商務旅行密集、行政往來頻繁,如此畸高的票價,勢必形成較高的企業成本和行政成本。
對于榆林這樣較為偏遠,陸路交通條件不佳,更沒有鐵路網的地區來說,發展航空運輸、打造空港中心是突破區位、交通劣勢,創造發展機遇,提升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但是,“天價”機票使這一努力遭到當頭一棒。榆林機場本來起點較高,一投入運行就很快成為陜西空中的第二大門戶。自從2008年8月榆林機場從原來的西沙搬遷到現址之后,當年即完成旅客輸送量23萬人次,2009年是60萬,2010年則躍升至90萬,增長勢頭全國罕見。然而到2011年,榆林機場僅完成旅客量吞吐91萬人次,相比2010年的90.5萬人次,同比增長僅為0.6%。
對于這一“零增長”,長期關注榆林機場發展的李先生直言不諱:并不是需求沒有增加,也不是市場飽和,許多人因為高票價而放棄坐飛機或流失到鄂爾多斯、銀川等鄰近機場,航空公司的隱性壟斷和高票價,已經制約了榆林機場和航空運輸業的發展,這對榆林的發展尤其是成為區域航運中心的戰略相當不利。
高票價對榆林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是多方面的,比較直接的還有旅游業。榆林作為旅游業的后發之地,旅游業在近年穩步成長。以佳縣白云山、榆林紅石峽、神木楊家城、神湖、靖邊統萬城、米脂楊家溝為主的名勝之地,正在大力的投入下成為比較高端的景區。有專家說:榆林的旅游與寧夏類似,以遠程游客和高端游客為主,主要依靠航空運輸與鐵路運輸。榆林在只有一條鐵路經過,鐵路交通落后的情況下,正是需要依靠航空來支撐旅游。然而,“天價機票”使絕大多數旅行社和旅游團望而卻步。
西安光大旅行社外聯部經理張濤說:“五年前,我們覺得榆林沒有好景區和旅游目的地;現在,榆林正在建成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景區,想去榆林的人越來越多,但是飛機票實際上比去成都、銀川這些重點旅游目的地貴一倍以上,根本沒法考慮。對于旅行社和旅行團來說,榆林有機場和沒機場沒有區別。”榆林旅游的迎客主渠道是和西北的旅游中心西安對接,可是“天價機票”使這一對接難以實現。
陜西旅游集團長期關注陜北旅游市場的研究人員賀強說:“海南、云南、成都這些強勢的旅游目的地,尚且離不開合理甚至低廉的機票價格支撐,作為正在發育的榆林旅游市場、正在成長的榆林旅游景區,最需要較低的機票價格作為輔助優勢。但事實恰恰相反,最關鍵的榆林西安航線成了西部票價最高的‘天價航線’,這樣下去,榆林旅游難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