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0日召開的內蒙古中小企業私募債券試點工作啟動會上獲悉,自今年5月份我國正式啟動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業務試點以來,相關工作已經取得明顯進展。
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部副主任佘力在會上介紹說,截止到8月17日,證券公司共向該交易所申報了50家中小企業的私募債券發行備案材料。這些企業有70%為民營企業,其中24家還是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有40家已經完成備案,備案總額為41億元;有20家已經完成債券發行工作,發行總額為20.25億元。此外,已經有16家企業的債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固定收益平臺掛牌,累計完成轉讓金額13.11億元。
截止到8月17日,國信證券、中銀國際等13家證券公司共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報了25家中小企業的私募債券發行備案材料。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債券工作小組成員譚媛介紹,有22家中小企業通過了備案,其中有15家已經完成私募債發行工作,發行總額為15.08億元。此外,該交易所已經為13家中小企業發行的14只私募債啟動協議平臺轉讓服務,累計完成轉讓金額約為6.9億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經完成發行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的期限最短為1年,最長為3年。債券票面利率差異明顯,其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備案發行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票面利率最低的為7%,最高的為11%;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備案發行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票面利率最低為8%,最高為13.5%。
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業務試點是我國為緩解中小企業多、融資難和民間資本多、投資難“兩多兩難”問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專門推出的一項金融創新舉措。該政策的適用范圍是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標準、未在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業,包括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但暫不包括房地產企業和金融企業。(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