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達山飛鶴成獵物
目前的奶粉行業的整治和監管已經成為政府的重點工作內容。昨日,在工信部主辦的“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工信部主題日活動上”,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巡視員高伏表示,“目前是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產業集中度低,行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產業協調發展等深層次問題有待于進一步解決,目前全國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年產量約60萬噸,但是年產量在3萬噸以上的企業僅有3家。從國內市場看,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僅占高端產品份額的20%到25%,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生產資源,管理資源和市場資源分散,面對新的生產方式變革環境和全球化競爭挑戰,凸顯適應性不強和企業競爭力弱等短板。”
高伏透露,接下來政府對于奶粉行業的主要工作之一是鼓勵企業兼并重組,“目前我們正在抓緊研究制訂兼并重組工作的實施方案。企業兼并重組工作將以提高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推動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為標準,以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貫徹實施G M P管理為手段,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運用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注重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圍繞質量提升、品牌集中、資源整合、管理集約、競爭力強、效益提高做文章。”
有熟悉內情的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奶粉企業兼并重組主要有兩種形式,一個是大型的龍頭企業兼并中小企業,另外則是中小企業之間的合并。據透露,國內乳業另一巨頭目前正在與完達山和飛鶴洽談并購事宜。
此外,高伏還透露,“嬰兒配方奶粉的配料、配方,今年要進行備案,要到當地管理部門進行備案。一個配方不能生產多個品牌的產品,企業也不能委托代工或者是分擔。”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研究員宋亮告訴南都記者,“目前有部分小企業因為經營不善,幫別人代工,這項新政就斷了這些小企業的后路,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奶粉的‘假洋鬼子’問題,但是,目前假洋奶粉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國外進行代工的,對這些,目前的新政還未能兼顧到。”
有不愿具名的有關部門的內部人士對南都記者透露,“主管部門的強力調控將給中國乳制品行業帶來不小的變革,兩類企業將在此輪調控中出局,一類是規模較小的、特別是民資企業,另一類是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
日前,圣元國際CEO張亮在微博上公開聲稱,“看來這次政府是真格地要再次整頓嬰兒奶粉行業了,是好事,關鍵是辦好。今天中國的嬰兒奶粉內外資企業全算上,產銷俱佳的有10家左右,為第一梯隊,界限清晰沒什么爭議;還有10家左右企業,產或銷占一頭,為二梯隊;這次整頓,保留10家沒爭議,保留20家有道理,再放寬恐怕就難以平衡了!”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