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型經濟體,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國內的儲蓄率比較高,當然從結構調整的角度我們也不希望太高,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在GDP中儲蓄率我們將近一半,這是什么概念呢?中國的GDP是50萬億人民幣出頭,也就是說各種儲蓄類別的資金是25萬億左右,當然這里頭包括了企業儲蓄、政府儲蓄和居民儲蓄。這些儲蓄目前的主渠道主要是傳統的商業銀行渠道,但是中國有明確的方針政策是強調發展資本市場、強調發展直接融資,而且各項政策都在不斷的出臺,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隨著直接融資的發展,在資本市場上體現的投資的金額將是非常巨大的,在世界上將會是非常矚目的。
總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的國際經驗來看,如果投資者眾多,投資的資金數量非常大,有大量的資金在尋找各種投資的機會,這一條將是形成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重要的有利條件,也就是說金融市場會在這些尋找投資的資源配置中發揮明顯的作用,上海從這個角度來看潛力會更大、動力會更強。特別是我們也看到中國的國內儲蓄率的初始形式都是人民幣,因此人民幣的跨境使用的進展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高也都會給上海國際金融建設提供新的重要的動力。
第三,這一輪國際金融危機顯示,現行國際金融體系和金融格局還是需要在發展中不斷產生調整,一個重要的特征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在全球經濟金融中的活力進一步增強、話語權進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越來越看好中國的經濟金融的發展,這些變化也為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經過大家多年的努力,上海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目前也在持續提高,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勢頭是十分良好的。
下面我想談一下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建設的若干想法。
在新形勢、新環境下加快上海國際金融建設,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也是打造上海和全國經濟升級版的需要,需要升級,也是優化我國生產力重大布局、促進經濟金融改革開放的需要。未來一段時間里,我們將繼續按照國務院有關精神,繼續積極大力支持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一個新的臺階。
第一項,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推動上海成為全球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結算的中心。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大家順應市場的需求,積極實施跨境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試點,有序推進跨境投資人民幣結算,穩步開展境外項目的人民幣貸款業務,加強和深化各種雙邊、多邊的貨幣合作,目前人民幣跨境使用已初具規模,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是一個以綜合國力為基礎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所采取的策略是低調務實、有效推動、尊重市場、順應需求、循序漸進、風險可控。
人民幣跨境業務的發展對未來五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也給出了重大機遇,在人民幣實現跨境和國際層面更廣泛使用過程中,我們將按照十二五規劃的部署,積極推動上海逐步成為全球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結算的中心。一方面是夸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主要是支持跨境交易中人民幣結算比例的逐步提高,支持外資跨國公司開展跨境人民幣管理業務,推動人民幣進入跨國企業的資產組合,啟動跨境人民幣貿易再融資市場,推進人民幣貿易融資規模的增長。
另外,支持跨境人民幣投融資業務的雙向開放,這里特別強調是雙向,積極研究準備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的試點,和合格私募人民幣基金境外證券投資的業務。
再有一個,支持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基礎設施的建設。當前正在上海建設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對于支持人民幣跨境使用、完善人民幣支付清算體系、防范和化解人民幣跨境支付的風險、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