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摩根大通集團將為金融危機爆發前不當銷售次級抵押貸款債券行為付出沉重代價。根據美國政府要求,這家銀行必須為結束指控繳納至少60億美元罰款,這將成為該行與美國官方多起紛爭中數額最大的一張罰單。
金融危機發生前,摩根大通等機構對外聲稱,支持330億美元次級抵押貸款債券,稱其符合承銷指引。這些抵押貸款債券最終出售給了美國住房貸款擔保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這兩家機構當時也在為自己的投資組合買入債券。
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后,借款人違法的行為陸續發生,從而使這些次貸債券的價值一落千丈。2011年,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監管機構——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對摩根大通以及美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16家銀行提起訴訟。聯邦住房金融局在訴狀中說,摩根大通等機構對所承銷的抵押貸款的核實,沒有讓客戶知曉,而且它們還對借款人償還抵押貸款的能力嚴重高估。在一同遭到起訴的機構中,花旗集團、通用電氣等已與聯邦住房金融局實現和解,瑞銀也在上個月向這家監管機構繳納了8.85億美元罰款。
但摩根大通認為, 60億美元的天價罰款高過其所需支付的多筆罰單。消息靈通人士稱,摩根大通將拒絕支付這筆巨額罰單,不惜與聯邦住房金融局對薄公堂。摩根大通認為提訴和解根本不應當花費這么大的數額。分析人士稱,摩根大通有可能贏得官司,也有可能進一步爭取到低于60億美元的罰款。考慮到紐約聯邦地區法官在以往傾向于做出對大銀行不利的判決,摩根大通實際上已經做好了支付數十億美元罰金的準備。摩根大通在過去兩年中每年的訴訟支出都高達50億美元,該銀行已在今年6月把訴訟準備金提高了8億美元。(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陳一鳴) 免責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