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說:“雖然還沒想好將來到底怎么規劃,但還是覺得要先下手為強。”注冊公司花了他2.5萬元,其中代理費2000元,政府規費1500元,剩下的兩萬多元用于在自貿區內“租”一個并不存在的辦公場地。眼下,他一邊關注自貿區政策的消息,一邊等待公司注冊的進展。他打算等政策細則下來以后好好研究,不再錯過可能到來的財富機遇。
幾百溫州人去保稅區注冊公司
在上海自貿區獲批的消息公布后,以善于尋找商機著稱的溫州商人早已搶先一步,成批成批來上海自貿區尋找機會。
多名人士提到溫州商人在自貿區內搶地盤的“傳說”:在得知上海要辦自貿區的消息后,幾百個溫州商人第二天一下子都去保稅區注冊公司了。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向北青報記者表示,據他所知,確實有至少幾十名溫州商人已經以各種方式參與到上海自貿區中去了。上海工商聯溫州商會會長厲育平亦證實,目前確實已有溫州商人入駐上海自貿區,其中有五六家貿易型企業,還有剛成立的公司。
而溫州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則表示,已經在上海自貿區洋山保稅港區范圍內拿到一塊200畝左右的地,是在3個月前通過競拍到手的商業地產用地,將作為當地的總部經濟園配套設施來開發。
商業嗅覺靈敏的溫州人一貫有親朋好友“組團打天下”的傳統,這回上海自貿區的“買賣”也不例外。從事外貿生意的溫商鄭先生告訴記者,他也有將來進入上海自貿區尋找機會的打算,但是現在由于沒有細則的指引,自己還處于向人打聽消息的階段,如果有好的機會他會考慮在自貿區內注冊一家貿易公司,他身邊的溫州商人持類似想法的不下幾百人。
周德文分析,在溫州本地經濟遇到空前困難的背景下,溫州企業外流外遷的情況比較嚴重,所以更有動力向外尋求新的機會。此外,在上海原來就已有30萬溫商,對政策高度敏感的他們顯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自貿區政策剛出來,大家還在糊里糊涂的時候,就已經有溫州商人去上海自貿區內拿地搞開發了。”周德文說,溫商在自貿區內尋找機會的方向主要在房地產開發、金融服務、進出口貿易、奢侈品代理等方面。
溫州商人只是前來上海自貿區的“淘金客”的縮影,北青報記者在上海采訪期間還碰到了多名前來考察自貿區商機的外地商人,尤以長三角地區的江浙商人居多。他們大多表示,目前還未明確到底怎么做,但有借自貿區的機會打進上海市場的想法。
說明
自貿區承諾最快4天拿到營業執照
昨天,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啟動運作,包括11家金融機構在內的36家中外企業成為首批入駐上海自貿區的企業。在隨后舉行的上海自貿區的情況說明會上,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表示,投資者在自貿區內辦理營業執照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將由原來承諾的29天縮短到最快4天。
“我們拿到了001號!”昨天一早,上海百家合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拿到營業執照后難掩興奮。這家由微軟和百視通合作成立的合資公司成為第一家拿到上海自貿區營業執照的公司,該公司今后將整合視頻、游戲等資源,合作打造“新一代家庭游戲娛樂產品”和“家庭娛樂中心服務”。
在昨日下午的情況說明會上,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表示,將盡快發布負面清單,今后在負面清單以內的將按照以前的方案管理,負面清單以外的則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管理。在發布2013版的負面清單后,今后還會做出評估和調整。
戴海波進一步介紹,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施后,投資者辦理營業執照等手續的時間將大大縮減,“原來一般項目承諾的是29天,在新規則的方式下,最快4天可以讓企業拿到營業執照、機構代碼和稅務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