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游客出境旅游,已經從過去少數人享受的“奢侈品”,逐步向平民消費靠攏。2012年,中國出境旅游者8000多萬人次,已經成為世界出境旅游大國。與此同時,國民海外消費力十分旺盛,而與此相匹配的正向影響力和文明意識還有待提高。如何把中國的海外消費力轉化成大國影響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偉對此做獨家點評。
隨著出境游人數的增加,也出現了一些文化沖突和誤解。問題出在哪里?
徐偉:一個是入鄉不隨俗,很多游客走出國門之后,他不了解國外的一些文化,也不了解西方的一些禮儀。第二是中西方文明的文化和習慣上的差異,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價值觀都不同。第三個方面,我們這些出境旅游者道德素養還有待提高。第四個,旅行社也有部分推卸不掉的責任,部分旅游經營者在服務質量旅行前的有關教育方面還很缺失。
這種文明意識和我們的經濟發展程度、工業化水平是否相關?
徐偉: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日本,還有中國的臺灣,它們在工業化中后期的時候,這些游客到國外、到國際旅游市場上確實也出現過一些不文明行為,但是我們現在經濟和社會逐步發展,現在旅游者應該自檢,避免這些行為的發生,不要把經濟發展程度當成是我們現在一些不良行為的借口。
我們應該如何把中國的海外消費力轉化成大國影響力?
徐偉:中國消費者到國外旅游之后會對當地的一些產品進行消費,包括食物產品和服務產品,一些食物產品的消費又會帶動當地制造業和加工業的發展,也就是說,消費者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帶動當地就業,應該充分利用中國消費者這種在國外龐大的消費能力來促進中國和旅游目的國雙方建立良性的互動和發展。在國外進行這種消費的時候,也要把中國非常好的生活方式,中國歷史悠久的文明還有一些文化傳統帶到國外,同國外一些居民在經濟和文化方面進行相互交流,這應該是促進中國居民海外消費能力轉化的一個非常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