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延伸
新能源汽車
推廣有點冷
雖然北京大氣治理的緊迫任務要求新能源汽車加大示范運營規模,但眼下配套措施的跟進卻明顯滯后。
根據2011年公布的《北京市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意見的通知》,2012年北京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萬輛,建設航天橋、小營、四惠、馬家樓等充換電站,100座專供私人使用的快速充電站、3.6萬個慢速充電樁,以及2座電池回收處理站。
不過,最新數據顯示,新能源基礎設施的配套不如人意,迄今建成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65座,主要服務遠郊區縣,純電動車在城區的示范運營則艱難推進,面向公眾開放的充電樁幾乎難尋蹤影。
另外,純電動汽車租賃的號牌資源如何解決懸而未決。神州、一嗨等網絡發達的汽車租賃巨頭,仍對在北京開展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徘徊觀望,先行探路的易卡租車則深感推廣之路的艱難。目前,北京理工大學租賃點出租率僅50%至60%,清華科技園的租賃點因為新車牌照未及時走完流程,已經暫時中斷運營,得等車輛到位后才能重新啟動。
“新能源汽車推廣將主要依賴于私人購買。”北汽新能源公司副總經理張青平屬于樂觀派,他預測十年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有望達到20%,但這需要鼓勵私人購買的政策扶持。目前,國家新能源補貼新政已經出臺,但北京的補貼細則還未公布,純電動汽車搖號政策也未確定,私人購買潛力暫時無法釋放。
在大興采育,北汽新能源公司已經建成年產2萬輛的純電動汽車生產能力,但這幾年訂單太少始終無法大批量生產,目前廠區每天生產量僅為20輛左右。張青平透露,環保治理的重壓下,北京新能源汽車推廣明年有望迎來井噴,初步計劃示范運營規模達到2萬輛。涂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