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經營性用地出讓交易規則有變
國有經營性用地的土地拍賣起始價計價標準將從此前的總價變為建議起始價。前日,中山市國土資源局與規劃局聯合下發通知,從本月22日起全市國有經營性用地出讓實行按樓面地價進行競價的交易規劃。業內人士表示,此舉使可操作的灰色空間減少,土地出讓更加透明。
新規:按樓面地價進行競價
通知要求,全市范圍內的國有經營性用地出讓(其用途包括商業、商業住宅、住宅),符合公開交易條件的,原則上按樓面地價進行競價。建設用地規劃指標應標明地塊總面積、凈用地面積、容積率、計容建筑面積,且根據“控規”明確地塊公建配套要求(必須配套),作為國有經營性用地按樓面地價招拍掛出讓的計價依據。
根據該通知,土地出讓流程變更為:土地出讓申請人根據市城鄉規劃局出具的《中山市建設用地規劃條件》,以樓面地價(元/平方米)為計價標準提出建議起始價,市國土資源局按相關規定與程序制訂招拍掛出讓土地供應方案。國有經營性用地按樓面地價進行招拍掛,并同時標示畝均地價和總地價。在發布公告時要求,起始價采用樓面地價形式表示;招拍掛出讓須知、成交確認書以及出讓結果以樓面地價形式表示。
據悉,中山周邊城市土地出讓也多采用樓面地價的交易方式,中山更改交易規則是在與周邊城市接軌。
業內:使土地市場更透明
中山中原地產市場研究及顧問部經理郭光喜認為,按樓面地價出讓對市場整體影響不大,但可以讓土地拍賣更加公開透明。郭光喜說,之前按照畝均價的拍賣方式只是確定了容積率的允許范圍,給了開發商修改容積率的空間,開發商只需要補增容費,就可以按新的容積率開發,從而增加利潤,“現在直接就用樓面價來競價,省了中間的申請容積率的環節,這樣土地出讓就更加透明了。”郭光喜說。 (記者齊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