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商業周刊》12月3日刊文報道,隨著零售巨頭亞馬遜計劃推出空中配送無人機,美國不少商家將目光轉向這一新科技,以充分拓展其潛能,提供更多服務。然而,美國監管部門對此有條不紊,正在慎重制定與之相關的管理政策。
當前,美國眾多企業熱衷于利用無人機用來拓展業務,比如用其盤查線路、協助消防人員工作、近海開采石油、巡防邊境等。無人機技術支持者表示,一旦監管部門同意將無人機投入美國航空業,該行業能夠在三年內新增7萬個工作崗位,帶來135億美元的經濟收入。
據報道,這一技術的初步監管程序將于2015年開始制定和實行。在這之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將在六個試點區收集相關數據,為明年無人機的正式運行做準備。據機構主管許爾塔預測,到2019年無人機投入美國航空業的無人機數量將達到7500架。
然而,作為新興產業,無人機技術發展應用面臨著一系列障礙。許爾塔先生指出:“長遠看來,無人機的大規模應用將帶來眾多機遇,但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相應挑戰。” 例如,形狀各異、體積不一的無人飛行器需要相應的監測,以避免與警方直升機和民航客機發生撞擊。此外,無人機的飛行高度、飛行區域、遠程操控員、以及事故承擔方等眾多問題,還需進一步明確商討。
鑒于上述考量,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在無人機管理法規方面上持謹慎態度。上月,該機構發布了關于商用無人機的規劃方案,廣泛探究了可能帶來的負面問題。雖然該組織目前在無人機飛行方面經驗有限,但足以察覺到,相比其他監管政策的制定,無人機管理方案的制定將更為復雜,審查將更為嚴格,商討時間將更加長久。
然而現實是,監管部門對無人機的長期規劃商討將使多家企業遭受重創。律師阿德爾曼預測,在管理政策公布之前,將有眾多小型公司因不能及時將他們的產品或服務套現而破產。(實習編譯:王海軍 審稿:趙小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