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江蘇省食品安全辦舉辦了乳制品生產企業座談會,南京衛崗乳業有限責任公司、蒙牛乳業宿遷有限公司、伊利蘇州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等18家企業集聚南京,共同對維護乳制品質量安全作出公開承諾。
5月,有奶粉抽檢不合格
據統計,截至目前,江蘇省共有乳制品生產企業49家,其中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家。今年以來,省級畜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生鮮乳,至年底共完成抽檢1600批次,均為合格;農業部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江蘇省抽檢、共計172批次,均為合格。省級乳制品生產企業產品監督抽檢188批次,均為合格,全省乳制品生產企業的生鮮乳、原料乳粉和出廠產品三聚氰胺監測43730批次,均未檢出三聚氰胺成分。
截至11月,江蘇省流通環節已抽檢乳制品32649批次,其中,嬰幼兒乳粉檢驗30117批次,合格率為99.99%,乳制品檢驗2532批次,合格率為100%。據了解,“0.01%”的未合格率主要是5月份有2批次“美素麗兒”奶粉的蛋白質含量未達標,另外有奶粉查出細菌菌落略微超標的情況。
多數人向外省“買奶喝”
江蘇省農委動物監督所副所長畢昊容告訴記者,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環保的壓力,江蘇省奶牛養殖規模卻是在縮減,全省奶牛存欄總量比去年減少了2萬頭,已不足20萬頭。其中南京、鎮江、蘇州、無錫、常州蘇南五市同比全部下降,江寧牧場減少了8家,如今僅存6家。但因為規模化養殖程度的提高,全省生鮮奶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目前生鮮乳的價格已從10月份的3.6元漲到了現在的4.45元。省內乳品企業自供奶源普遍不足,大多數需要從外地購進生鮮乳。
3年后有自己的奶牛基地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新版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被業界稱為“中國食品安全史上最嚴標準”,提出了“用制藥標準管理奶粉”、“企業自建自控奶源”等一系列新規。據了解,江蘇省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目前為1家,為惠氏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
江蘇省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審查部主任孟列群告訴記者,新規中“企業自建自控奶源”對目前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按照細則,奶粉基粉與嬰幼兒奶粉必須在同一個廠區內生產,3年內集團公司可向集團內外地公司提供奶粉基粉,3年后這種情況就不再允許了,企業必須自建奶牛基地,自己生產基粉。
“以往如果奶粉出問題,企業可以說是奶源、運輸或是保存等中間環節出了問題,新規實施后,這些中間環節就不存在了,所有環節都是企業內部控制,企業必須對產品負起全部責任。”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