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嘗鮮,再鯨吞,和百度對糯米網的收購思路如出一轍,阿里巴巴2月10日晚間宣布,已向高德公司提出收購建議書。阿里巴巴集團擬以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1美元的價格,對高德公司股票進行現金收購。交易完成后,高德將成為阿里巴巴控股100%的子公司,此次交易將涉及總現金額約11億美元。
股市受此消息影響,高德股票在納斯達克當日暴漲24.4%,報收于20.57美元。
阿里巴巴為何要全資收購高德?這又將為移動互聯網的O2O入口之戰帶來怎樣的變化?
業務整合將成關鍵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高德在手機地圖客戶端的布局上仍然領先一籌。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高德地圖占市場份額31.3%,而百度地圖占26.6%,騰訊地圖約占2.2%。
然而,高德的日子并不好過。其最新201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盡管其活躍用戶取得了高速增長,其中移動用戶1.7億,環比增長25%,但在另一方面,其凈營收3770萬美元同比下滑6%,股東應得凈虧損為67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凈利潤1010萬美元,這也是高德IPO兩年以來首度虧損。
導致虧損的重要原因是市場推廣費用大幅增長。財報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高德銷售費用增長近40%。作為獨立地圖導航企業,高德在與家大業大的百度、騰訊等的競爭中陷入了高強度的成本消耗。此次阿里巴巴伸出的橄欖枝,就格外有價值。按照消息宣布時高德股價16.54美元計算,溢價27%,有上市公司財務高管對此評價說:“報價還比較厚道,考慮到現在的市場情況,25%至30%的溢價都算是可以接受的比例。”
而對于阿里巴巴來說,選擇全資收購使高德私有化退市,則體現出阿里巴巴將諸多業務與高德進行整合的決心。2014年1月9日,高德地圖、淘點點宣布在產品應用和商戶數據方面打通,首期推出的地圖點菜功能上線,這是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高德以來,旗下產品首次與高德地圖進行整合。而在2013年“雙11”期間,高德地圖上線“天貓1111專區”,則是首次將線上用戶通過地圖將流量導向線下商戶。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投資的快的打車,也將其內置的百度地圖替換成了高德地圖。
“阿里巴巴將高德完全納入麾下,不僅是為了將自己旗下產品和地圖數據更好結合,也是為吸引更多第三方本地生活服務商。”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啟誠說。
或將引發O2O新混戰
阿里巴巴對高德的收購,也被視為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以在線地圖數據為底層的O2O競爭烽煙再起。畢竟,在移動端能與地理位置信息相結合,將使O2O精準營銷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在位置服務領域的先行者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就曾明確表示,百度地圖將作為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平臺,成為其移動互聯網戰略的核心。截至目前,百度地圖累計用戶已超過2.46億。
但更讓阿里巴巴感受到壓力的卻是騰訊。2014年伊始,騰訊宣布收購擁有甲級地圖測繪牌照的科菱航睿,這將使騰訊地圖能夠在底層數據上享有更多自助權。而在此之前,通過投資搜狗,騰訊已將SOSO地圖整合進來,加入騰訊開放平臺,并將騰訊地圖的位置服務六大能力向開發者和中小企業開放。
數據顯示,移動互聯網的生活服務類應用中,有67%的應用與導航地圖有關。隨著騰訊將地圖資源接入擁有6億用戶的微信,這將與阿里巴巴直接在O2O生活應用中“對戰”,此前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的“燒錢”競爭,正是兩大巨頭“短兵相接”的一次預演。
“先是用手機地圖確認自己的地理位置,再去搜索周邊的生活服務項目,這是移動互聯時代下越來越多消費者的習慣。”劉啟誠表示。作為O2O的搜索入口,在線地圖的底層數據庫已成為重要的資源,誰能率先基于這些數據架構起包括購物、餐飲、打車等本地生活服務在內的豐富增值服務并打通支付環節,并通過流量導入和渠道分發引入體量足夠的用戶,誰就將在O2O上占據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