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福布斯》雜志6月14日報道,制藥公司藥物研發績效榜單近日發布。榜單中羅列了績效最佳的22家制藥公司。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奪魁。然而,據分析師指出,制藥公司研發支出的回報率正逐年降低,如今已跌至40年來最低谷。
據報道,證券研究集團(SSR)旗下醫療行業研究公司(SSR Health)首席分析師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Evans)制作了該榜單。榜單中位居排行榜首位,研發支出經濟回報率為1.5%,每100萬美元研發支出專利數為0.22。隨后的塞爾基因(Celgene)以及福泰制藥(Vertex)這兩個數字分別為32.3%、0.23和-125.4%、0.81。
報道指出,與芯片提升給硅谷帶來的飛躍不同,制藥企業的研發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危機。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花費10億美金研發支出新藥數量每九年就減少一半。研發支出經濟回報率也降至低點,跌破5%。而每100萬美元實際研發支出的創新投資收益(三年移動平均值)也同樣跌破0.05。
報道指出,要解決制藥公司在研發方面面臨的困難,存在很大的阻礙。報道進一步指出,藥物發明和測試充滿隨機因素。制藥公司可能在一年內完全沒有新藥物推出,但在下一年獲得很大改進,馬上推出多種藥品。因此衡量公司研發生產力,以供制藥公司加以改進非常困難。
(實習編譯:李雯 審稿:趙小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