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趨緩與產能釋放矛盾愈加突出——
煤炭價格下行壓力將不斷加大
經濟日報北京6月24日訊(記者林火燦、實習生陳亭竹) 在今日舉行的煤炭經濟運行分析座談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表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煤炭市場需求趨緩與煤炭產能釋放的矛盾將愈加突出,煤炭價格下行壓力將不斷加大,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面臨業績考核和內部穩定的多重壓力。
今年前5個月,我國煤炭產量同比下降1.8%,銷量同比下降2.2%,煤炭凈進口1.32億噸,全社會庫存持續30個月在3億噸以上。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監測,6月22日中國煤炭價格指數為145.7點,同比下降17.3點,比年初下降16.1點。
在產銷量持續下降,價格跌勢持續的背景下,煤炭行業的效益也出現大幅下滑。前4個月,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2%,與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67%;煤炭行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僅為4.3%,低于全部工業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仍然保持了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這為煤炭行業形勢好轉提供了一定的支撐。不過,煤炭行業仍然不能對當前形勢掉以輕心。
姜智敏分析說,從煤炭需求看,國家治理環境、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煤炭需求將低速增長;能源結構優化,將進一步減少煤炭需求。今后幾個月,溪洛渡—浙西跨區輸電線路將投產,加上之前已投產的跨區輸電線路,將使四川、云南等地水電大量輸往華東、華南等地;核電還將投產500萬千瓦左右,且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區,預計減少電煤消耗2000萬噸以上。此外,粗鋼、水泥、平板玻璃、化肥等主要耗煤產品產量增速明顯回落,煤炭消耗下降。
從供應角度看,煤炭產能正處于集中釋放期,近年一大批新井將建成投產,且多是大型現代化礦井,生產能力強;如果市場供需稍有好轉,價格出現回調,一些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的中小煤礦將迅速恢復生產。另外,受國際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煤炭價格偏低,以及一些電廠已經建立比較穩定的進口煤采購渠道等因素影響,煤炭進口總量或將繼續保持高位,全年凈進口量仍將在3億噸左右。
“供需兩端的‘一增一減’,將使處于‘寒冬期’的煤炭產業運行形勢雪上加霜。”姜智敏說。
姜智敏建議,煤炭企業應加強生產總量控制,擺脫單純追求產量、盲目擴張規模的做法,避免市場過剩壓力加大;應落實產能公告制度,加大對違法違規建設和生產行為的查處力度。此外,還要推動行業收費清理整頓等政策落實,推動煤炭進出口政策及時調整,加快建設科學合理的煤炭市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