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破產 宿命難逃?
五問MH17
全球資本市場因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墜毀的消息引起震動。
7月18日,馬航股價暴跌11%,亞太及歐美主要股指也紛紛應聲下跌。同時,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導致國際金價、日元大漲。
馬航的兩次重大事件,將馬航推向破產關門的邊緣。
新京報訊 (記者趙嘉妮 陳白)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墜毀的消息震動資本市場。7月18日,馬航股價開盤暴跌15.6%,亞太及歐美主要股指也紛紛應聲下跌。
馬航股價暴跌11%
3月10日,MH370失聯事件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馬航股價開盤即大跌,最大跌幅逾16%至0.21林吉特(1林吉特約合人民幣1.95元),創歷史新低。當日最終收于0.24林吉特,創歷史最低收盤價,較今年年初累計下跌近40%。
馬航MH17航班墜毀近300人遇難,盡管對于事件原因的推斷,均非馬航主觀造成,但馬航股價仍然明顯受到波及。馬航昨日開盤0.19林吉特,較前一日收盤價0.225林吉特暴跌15.6%。最低下探0.185林吉特,最終收盤報0.2林吉特,全天跌幅超11%。
除馬航股價外,昨日亞太股市受馬航MH17影響亦出現普跌。首當其沖的馬來西亞吉隆坡綜合股價指數跌0.54%,同屬東南亞地區的菲律賓綜合股價指數跌0.21%,泰國50指數跌0.28%。同時,香港恒生指數跌0.28%,韓國KRX 100指數跌0.22%,日經225指數跌幅超1%。
此外,歐美股市同樣一片跌聲。其中,截至昨日18時,俄羅斯MICEX指數跌幅超1.44%,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63%,法CAC40指數跌0.41%。美股則創下3個月以來最大跌幅,其中標普500指數大跌23.45點至1958.12點,跌幅達1.2%;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161.39點至16976.81點,跌幅達0.9%。
馬航在中國業務遭邊緣化
除資本市場反應強烈外,連遭事故的馬航,也被馬來西亞倚重的中國旅游行業邊緣化。有報道稱,僅在3月份,馬航在中國的機票銷售情況暴跌60%。據記者了解,馬航在中國市場的機票銷售很大一部分來自旅行社。
在MH370失聯后,多家中國旅游企業宣布停止與馬航合作,其中不乏大型旅游機構如中青旅、藝龍、同程等。昨日,同程旅游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失聯事件后,就沒有恢復合作。中青旅方面對記者表示,失聯事件后,與馬航在部分國際航線上恢復了合作,今后會尊重游客的選擇。
■ 追問
業績惡化 馬航要“破產”?
今年以來馬航的股價最低值并非出現在兩次重大事件之后,而是在5月中旬探底。也正是此時,馬航在連續三年虧損后再度發布虧損財報。
2014年第一季度,馬航凈虧損達到4.434億馬來西亞林吉特,業績為兩年來的最差。曾在失聯事件后,一度被輿論熱議的馬航“破產”傳言,再度讓馬航面臨是否“關門”的考驗。
新加坡媒體報道,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承認,現在要拯救財務狀況不斷惡化的馬航或許為時已晚。因為馬航經歷MH370客機失蹤事件后,經營變得更艱難,因此他不排除馬航宣布破產的可能性。據悉,這是馬來西亞最高領導人首次表明,這家國營航空公司有可能關門。
此前,2013財年,馬航凈虧損達到了22億元,虧損額為上年度的2.7倍。在此前的2011財年,馬航凈虧損47.4億元,2012財年凈虧損8.1億元。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的馬航,頻繁更換掌舵者,從2001年起至今的13年里共換了5名首席執行員。
作為馬來西亞國企,馬航69%的股權由馬來西亞國庫控股擁有。有外媒援引馬來西亞航空業分析員蘇古尤索夫的觀點稱,馬國政府對馬航必須“愛深責切”,政府應該研究是否讓馬航破產,馬航唯一的出路,其實是毀滅后再重建。
對此,北京航空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起淮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雖然航空公司沒有金錢賠償的壓力,但來自消費者的信心喪失會導致市場份額的快速下降,最終,航空公司將面臨收入的減少。馬來西亞政府可能通過其他方式推動重組,不能肯定馬航最終會走向破產,但也不排除公司通過破產“金蟬脫殼”,躲避責任和債務的可能性。
新京報記者 趙嘉妮
■ 聯動
避險情緒升溫助漲金價
新京報訊 (記者陳白)受馬航MH17事件影響,昨日國際金價出現大幅上漲,突破1300美元/盎司大關。截至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主力黃金期貨合約上漲17.10美元,報每盎司1316.90美元,漲幅1.32%。受國際金價大幅上升影響,昨日滬深兩市黃金概念股全線上漲,黃金概念板塊上漲1.07%。
分析師表示,此次馬航事件加劇了國際資本市場的避險情緒,作為具有保值避險屬性的金銀等貴金屬,價格被迅速推高。銀合貴金屬分析師高宏亮認為,目前來看,國際地緣政治成為金價的有力支撐,而美元強勢給金銀帶來壓力。
國際匯市表現則出現分化。據外媒報道,因馬航墜機,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周四重挫,匯市資金紛紛匆忙尋求避險。昨日盧布創下去年6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匯市分析師表示,盧布的大幅下挫是馬航墜機導致。
而具有避險性意義的日元成為了昨日匯市的最大贏家,昨日美元兌日元下跌至101.08。分析認為,在歐洲地緣局勢仍然吃緊的情況下,此后可能會有更多的避險資金向日本市場轉移,并推動美元兌日元匯價進一步承壓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