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上市券商2021年年報正在披露中,其子公司的“戰績”也陸續亮相。其中,總會看到不少“搶風頭”的子公司,部分券商子公司一年的凈利潤已經大幅超越不少上市公司。
目前,至少有46家券商全資子公司2021年的凈利潤均超1億元,其中,海通證券全資子公司海通開元投資暫列第一。同時,券商參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方面,有5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對券商凈利潤的貢獻超10%。
46家上市券商
全資子公司凈利均超1億元
近年來,證券業高質量發展迎來重要機遇期,子公司的發展是重要一環。《證券日報》記者結合Wind數據及年報不完全統計,至少有46家券商全資子公司2021年的凈利潤均超1億元,其中有8家全資子公司的凈利潤均超10億元。海通證券全資子公司海通開元投資以25.53億元的凈利潤暫列第一;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實現凈利潤24.12億元,暫列第二;來自海通證券旗下的海通創新以16.83億元的凈利潤暫列第三。第四位至第八位分別是華泰國際、華泰資管、廣發干和、國泰君安金融控股、招商證券投資。
目前,在26家已披露2021年年報的上市券商中,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共有19家。也就是說,有7家券商的凈利潤“不如”這些券商子公司。放眼整個A股市場來看,截至記者發稿,已披露年報的1270家上市公司中,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為271家,有近八成上市公司的凈利潤不如上述8家券商全資子公司。
近年來,券商不斷加大創新業務發展,“加碼”另類投資子公司發力股權投資業務,目前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8家凈利潤均超過10億元的券商全資子公司中,有4家來自另類投資子公司。以中信證券為例,2021年,其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表現出色,成為中信證券最賺錢的子公司。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券商全資子公司之間的業績差異也較大,一些子公司業績優異,而一些子公司呈現虧損狀態。總體來看,去年從事國際業務的券商中國香港子公司業績表現差異巨大。
其中,華泰證券旗下華泰國際2021年實現凈利潤11.76億元,同比增長441.92%。華泰證券表示,國際業務是集團打造境內外一體化平臺的橋梁,也是集團高階發展和創造盈利的新引擎。而中金公司旗下中金香港也表現出色,實現凈利潤51.12億港元,同比增長108.5%。不過,中信證券旗下中信證券國際、海通證券旗下海通國際控股等出現凈利潤同比下降,還有不少子公司出現大幅虧損。
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
成券商重要利潤來源之一
當前,我國公募基金發展駛入快車道,公募基金業務成為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之一,無論從基金管理機構數量還是從管理資產規模來看,券商系公募基金都在行業中占據領先地位。
隨著上市券商年報的陸續披露,券商系公募基金(券商參控股,下同)2021年的經營業績成為券商的一大亮點。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已有至少有23家券商系公募基金披露了2021年業績,有16家公募基金的凈利潤均超1億元,其中10家公募基金的凈利潤均超10億元。
從公募基金公司業績看,易方達基金(廣發證券持有22.6514%股權)去年實現凈利潤45.35億元,同比增長64.92%;匯添富基金(東方證券持股35.412%)緊隨其后,實現凈利潤32.63億元,同比增長27.13%;廣發基金(廣發證券持股54.533%)位列第三,實現凈利潤26.07億元,同比增長42.95%;富國基金(海通證券、申萬宏源均持股27.775%),實現凈利潤25.64億元,同比增長55.25%;華夏基金(中信證券持股62.2%)實現凈利潤23.12億元,同比增長44.73%。
從公募基金公司凈利潤增速看,有6家券商系公募基金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50%,分別為招商基金(招商證券持股45%)、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國海證券持股51%)、易方達基金、創金合信基金(第一創業持股51%)、富國基金、華泰柏瑞基金(華泰證券持股49%)。
不少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為證券公司亮眼的業績帶來了不小的貢獻。據平安證券統計,有5家券商系公募基金子公司2021年對券商凈利潤的貢獻超10%。其中,銀華基金對第一創業的凈利潤貢獻達32.3%,同時還為東北證券貢獻了10.58%的凈利潤;興證全球基金對興業證券的凈利潤貢獻達24.03%;匯添富基金對東方證券凈利潤的貢獻達21.51%;廣發基金對廣發證券的凈利潤貢獻達13.1%。(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