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評
以平常心看降準,以“健康身”促發展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快速有效控制住疫情,是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基本支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發展的基礎,抗疫“慢生活”造成的損失,在各項政策組合加持下,適當“趕趕工”就可望追回來。以平常心看待降準,以“健康身”促進發展,這個春天依然還在,把希望的“種子”種下去,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中國經濟自信而堅韌的增長曲線不會改變。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宣布,決定于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據介紹,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運行平穩,基本生活類消費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居民消費增長勢頭有所改善,1月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7%。外貿進出口開局平穩,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0.7%。一季度,工業生產持續恢復且出口強勁,也帶動制造業投資維持高增長。
然而,世界局勢復雜演變,國內疫情近期多發,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對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受國內外環境變化以及疫情影響,經濟增長恢復勢頭會受拖累,預計一季度GDP增速較此前預期有所下調。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首要的是穩定市場預期,千方百計擴大居民消費和有效投資。4月份以來,各地抓緊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積極實施退稅減稅降費、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專項債發行使用、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支持企業穩崗等政策,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作為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增大信貸規模、提高貨幣供應量,可以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此次降準是穩增長路徑的延續,也是對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積極回應。
當前,市場普遍高度關注降準利好,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降準是重要的貨幣政策及貨幣工具,不僅有利于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對資本市場也會帶來一定積極影響。對房地產市場而言,降準能夠緩解銀行流動性,推動新增貸款規模增長,個人按揭貸款和房企開發貸款均將受益,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
不過,利好消息對股市、樓市的影響也不宜夸大,還是應該以平常心看待此次降準。在資本市場方面,因為此前市場早有預期,且歷史數據顯示降準后股市有漲有跌,此次降準對股市的影響應較為有限。在房地產市場方面,降準雖能起到積極作用,但在“房住不炒”剛性約束下,利好有助于維持市場良性循環和平穩發展,但不可能改變房價走勢。此次降準不會改變貨幣政策走向,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仍將是我國貨幣政策主基調。
其實,真正讓人期待的是此次降準的時間點。當前是抗疫斗爭最吃勁的時候,也是充滿希望的時候。經過艱苦努力,包括山東、廣東、吉林等在內的全國大多數地區,已成功實現疫情防控社會面清零目標。目前,上海疫情也已取得積極變化,上海正在全力推進疫情社會面清零攻堅,同時在嚴格防疫前提下,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動態清零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大趨勢”,這句話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有具體政策支持的、完全可以實現的經濟發展預期。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近日指出,統籌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的區間,各項措施目前都在按照提前發力、精準施策的要求全力推進,更多政策組合也在研究和儲備之中。此次降準即為“政策組合”的一項措施,其效用無疑值得期待。
快速有效控制住疫情,是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基本支撐?!吧眢w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發展的基礎,抗疫“慢生活”造成的損失,在各項政策組合加持下,適當“趕趕工”就可望追回來。以平常心看待降準,以“健康身”促進發展,這個春天依然還在,把希望的“種子”種下去,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中國經濟自信而堅韌的增長曲線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