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在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的同時,國資委也將積極研究下一步的改革工作,更好地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4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改革無止境。國企改革將持續推進,并且會根據新階段要求,提出更具針對性的重點改革任務。
為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作貢獻
自今年年初國資委透露“將開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專項行動”以來,昨日,彭華崗首次對外公開披露這一專項行動的重點工作。
彭華崗稱,國資委今年將開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專項行動,以問題為導向,聚焦短板弱項,推動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內強質地、外塑形象,爭做資本市場主業突出、優強發展、治理完善、誠信經營的表率。
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重點工作:其一,推動中央企業統籌未上市和已上市的資源,指導各上市公司明晰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積極做優存量、穩步做精增量,同時支持上市公司平臺充分利用融資手段和并購功能,助力主業的優強發展。其二,支持具備條件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引入積極股東完善治理,科學界定上市公司治理相關方的權責,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機制。其三,深化提質增效,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統籌運用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以及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政策,強化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內生增長和創新發展。其四,推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強化投資者關系管理,常態化召開業績說明會,增進上市公司市場認同和價值實現。
彭華崗表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國資委將采取多種措施,推動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和價值創造能力,實現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為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聚焦穩增長防風險
為應對當前復雜的外部環境,更好地推動全年目標實現,彭華崗稱,今年,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以更大力度扎扎實實抓好穩增長、防風險工作。
圍繞穩增長,彭華崗表示,中央企業要緊盯制定的目標,層層簽訂責任書,立下軍令狀,推動各項穩增長措施落實落地、不斷加力,做到五個增效:
一是強供給增效,聚焦重要領域、重大項目、改善民生、前沿技術研發加大投入,提供高質量有效供給。二是降低成本增效,堅持一切成本費用皆可控的理念,嚴格生產成本管控,壓縮“三項”費用支出,積極降低資金成本。三是拓市場增效,提高市場開拓能力,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及時優化調整經營策略和產品結構,不斷鞏固提升市場份額。四是治虧損增效,止住出血點,消滅虧損源,控制虧損企業數量,減少虧損面和虧損額。五是優協同增效,提升產業鏈縱向合作水平,加大與中小企業合作力度,加強供需對接和行業互助,帶動協同發展。
圍繞防風險,彭華崗稱,重點要做到“四個把牢”。即把牢債務風險,把牢合規經營風險,把牢金融風險,把牢安全生產風險。
推動重點領域專業化整合
最新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委先后完成了25組46家中央企業重組,并根據國家發展需要新組建了9家央企。
“比如,去年新組建的中國星網集團、中國電氣裝備集團、中國物流集團、中國稀土集團,實際上都屬于專業化的整合。”在彭華崗看來,央企重組整合工作力度大,效果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和資本市場的充分認可。
具體來看,一季度,中國稀土集團礦山和冶煉分離產量提升15%以上,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大幅增長41%和65.7%。再比如,重組整合后,中國物流集團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4.8%,中國電氣裝備集團2021年研制成功127項新產品,其中54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36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彭華崗稱,下一步,國資委將繼續把專業化整合作為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針對目前中央企業部分行業存在的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等突出問題,以提升整體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以業務做強做精為重點、以優勢企業為主體,持續推動重點領域專業化整合,打造主責主業更加聚焦、業務結構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的優勢企業。重組整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牽涉面很大,國資委也在積極推進有關工作。(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