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深三地業績說明會密集亮相 上市公司搶答年報“附加題”看點多情意濃
本報記者 邢萌
3月份以來,京滬深三家交易所2021年度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相繼拉開序幕。結合不同板塊功能定位,三地業績說明會主題豐富、各具特色,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架設起溝通橋梁。
滬市主板與科創板業績說明會各有重點,主板圍繞著“藍籌重器”等五大主題陸續展開,科創板則以“‘芯’‘光’閃耀”等六大主題依次推進;深市業績說明會以“十新破局”為引領,立足“先進制造新時代”“能源革命新高地”等十大主題,展示深市公司新氣象、新風貌;北交所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迎來今年“首秀”,圍繞新能源、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組織“行業主題周”專場業績說明會。作為專業投資者保護機構的投服中心也積極參與其中。
在多方共同推動引導下,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的市場反響到底如何?為什么說業績說明會成年報“標配”?怎樣答好這道年報的“附加題”?《證券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包括上市公司相關人士、機構投資者、服務商在內的多位市場參與者以探尋答案。
參會“獲得感”持續提升
科大訊飛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的觀看量僅為75萬,而剛剛舉辦的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觀看量升至236萬,說明投資者參與熱情在攀升;在麗珠集團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投資者提問數量由往年的20多條增加到現在的150多條,體現出投資者行權意識在增強;有63家機構投資者和一些個人投資者參與了中集車輛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表明投資者結構在優化。
一組組數據直觀地反映出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的成效: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魚水關系”更加融洽,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主動擁抱業績說明會,積極與公司的“關鍵少數”對話交流,“數量大、結構優、粘性強”的長期價值投資者群體正在形成。
數據背后則是上市公司為召開好業績說明會作出的全方位準備:高管團隊嚴陣以待,提早征集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以更加通俗、直觀的形式將財務數據等年報信息從“幕后”呈現到“臺前”,切實增強投資者參會的便利性和體驗感。
“在疫情背景下,麗珠集團充分依托線上平臺召開業績說明會,吸引中小投資者參與。”麗珠集團副總裁兼董秘楊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公司提前發布公告向中小投資者征集問題,對投資者真正關心的公司經營、發展規劃等方面內容做好充分準備;另一方面,公司在線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不僅僅局限于財務數據的播報,而是對公司業績、研發管線布局、未來發展、戰略規劃等內容進行更專業、更深度解讀,通過充分交流,使公司的價值獲得投資者認可。
“中集車輛一直很注重與投資者的溝通交流,積極參與深交所舉辦的業績說明會專項培訓。”談到準備工作時,中集車輛投資者關系總監陳婉婞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會前,公司提前5個交易日發布了召開業績說明會的通知公告,將召開時間、參與方式、公司出席人員名單等向廣大投資者公布;同時,公司向所有投資者提前公開征集問題,針對投資者問題作了充分準備,以提升交流針對性和有效性。
陳婉婞稱,為提升年報內容的可理解性、幫助投資者立體深入地了解公司,公司通過可視化視頻,對公司2021年度業績亮點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釋。此外,公司還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通過線上多平臺視頻直播的創新互動模式,配以高管致辭、PPT詳解,力爭使年報“立體化”,增強業績說明會的實效性。
投服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投服中心參加了日常行權后持續跟蹤的公司、投資者關注的熱點公司舉辦的業績說明會。圍繞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增長延續性、公司業務開展痛點和新業務帶來的業績拐點預期等方面精心設計問題,幫助投資者快速、準確地抓取信息披露重點,增進投資者對企業價值及經營理念的了解與認同,助力提升業績說明會效果。
“上市公司發展離不開投資者支持。當前,疫情影響了機構調研等活動的正常開展,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信息傳遞不暢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網上業績說明會給了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充分交流的機會,使經營信息更加準確完整地展現出來,有效解決了信息溝通不暢問題。”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從“可選項”到“必選項”
隨著投資者參與熱情不斷提高,上市公司對業績說明會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強。
“近幾年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變化:一些此前不主動與市場交流的公司也開始通過業績說明會等方式出來交流。”北京陽光天泓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王維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于踏實做事的上市公司來說,主動召開業績說明會與投資者多溝通交流,有百利而無一弊。”王維嘉認為,業績說明會召開早、披露信息充分的上市公司能夠提前吸引一批長期價值投資者,對于公司長遠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近年來,市場關注度較低的績優公司越來越重視業績說明會,且董事長普遍會參加,這是一個很好的對外宣傳渠道。”華鑫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嚴凱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際上,一些低成長性行業的優質企業想獲得市場關注,但所在行業受關注度低,估值空間小,少有機構持倉,更少見機構調研。對于這些公司而言,業績說明會是難得的“亮相”機會。
“近幾年,業績說明會運作更加合規,此前曾有上市公司高管在會議上違規披露信息,現在已經很少出現此類現象了。”一家智能制造行業上市公司高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雙向奔赴”共同促使業績說明會質量提升。證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場共有3756家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占披露年報公司總數的87.41%,與2020年相比數量增長超過40%。
在此過程中,也衍生出很多商業機會,業績說明會的服務機構變得多了起來。監管科技領域代表性企業價值在線即為其中一員。
“今年,價值在線開始為上市公司提供免費的網上業績說明會服務,目前已吸引200多家上市公司在我們的平臺召開業績說明會。”價值在線董事長蘇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業績說明會呈現出三大積極變化,一是不少公司今年首次召開業績說明會;二是召開會議形式更加多樣,由純文字拓展至視頻、直播等方式;三是上市公司重視程度提高,董事長帶隊參會變得常見。
蘇梅認為,造成積極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全面注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促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視自己的市場價值,重視與股東和潛在股東的交流。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份,《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正式出臺,規定了“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披露后應當按照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的規定,及時召開業績說明會”。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召開業績說明會正從“可選項”向“必選項”過渡。
增強市場認同感
“再怎么強調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以下簡稱投關工作)的重要性都不為過。”蘇梅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生動地說明了成熟市場對于投關工作的重視:“港股市場上,公司秘書可以外包,但投資者關系總監都由專人擔任。”
而業績說明會恰恰是投關工作的有力抓手。“通過舉行業績說明會,能夠幫助投資者全面、客觀、準確地理解定期報告等公司披露的各種信息,增強市場認同,提升公司價值;公司管理層在與投資者的互動交流中,也可獲得投資者對公司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改進公司工作,提升管理能力。”陳婉婞表示,中集車輛將持續重視信息披露與投關工作,以業績說明會為紐帶,提升投資者關系管理水平,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業績說明會是對公司財務信息、經營狀況、戰略規劃進行補充解讀的重要渠道。對于公司來說,業績說明會有助于加強公司與投資者間的溝通交流,營造尊重投資者的良好氛圍,增強投資者對公司價值和經營理念的認同,促進公司提升質量。”楊亮認為,年報披露后,公司需要幫助投資者快速、準確、全面地了解公司的發展狀況,這不僅需要公司進一步做好信息披露,更要求公司采用高效、便捷的形式召開業績說明會,并提前對公司的價值亮點、運營狀況進行梳理和深入分析,將公司價值廣泛、有效地傳遞給投資者。
桂浩明表示,通過召開業績說明會,公司高管與投資者進行直接及時溝通,使公司經營狀況信息更充分地披露,不僅能使投資者更真實客觀地了解經營情況,也能幫助投資者更加正確合理地進行投資決策。
“需要注意的是,除業績說明會外,上市公司應主動與投資者進行溝通,加強日常交流,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拓展信披形式、豐富信披手段,持續做好信披工作。這有利于加深投資者對公司的認識和了解,倒逼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進一步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桂浩明如是說。(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