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日,美聯儲開啟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靜默期前,多位官員密集“放鷹”為此次會議定調,市場普遍預期,加息50個基點已經板上釘釘,這將是2000年以來美聯儲首度一次性加息50個基點。
投資者關注縮表進程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西克莫(Tony Sycamor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加息50個基點已被市場計入,預計利率決議本身不大可能影響市場,投資者更關注政策聲明的具體措辭以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是否存在任何微調,借以判斷美聯儲未來加息力度。
此外,市場還預期美聯儲將很快啟動縮債,以每月減少950億美元的節奏,收縮規模達9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西克莫表示,該縮表速度幾乎是2017年上輪量化緊縮時的近兩倍,他預計,縮表可能會在未來三個月左右分階段執行,第一階段或從本月開始,屆時聯儲將減少買債規模500億美元。
衰退幾乎無可避免
投資者擔心,過于激進的貨幣緊縮會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一般而言,連續兩個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錄得負增長被視為經濟衰退。事實上,美國商務部于4月28日公布最新數據,美國一季度GDP初值按年率計算下降1.4%,遠低于此前市場預測的增長1%,這也是2020年二季度以來,即疫情暴發至今,美國GDP首次陷入負增長。
盡管衰退預期升溫,交易員似乎認定,美聯儲將會堅持“加息前置”(front-loading)策略。截至發稿,芝商所利率觀察工具(CME FedWatch Tool)顯示,5月加息50個基點之后,6月加息75個基點至1.5%~1.75%區間的可能性超過90%,至年底,利率預計將達3%左右。
西克莫預計,鮑威爾可能會在此次會議上,淡化一季度經濟萎縮的重要性,轉而強調消費者支出與投資增長的強勁,從而使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合理化。有分析認為,美聯儲選擇在經濟增長放慢之際積極加息可能是錯誤的,西克莫稱,進入下半年時有必要關注政策失誤的風險。
他還表示,物價上漲的壓力主要來自供應瓶頸、油價飚升等美聯儲無法直接通過貨幣政策施加影響的領域。前美聯儲副主席弗格森(Roger Ferguson)2日也表達了相似看法,“美聯儲對抗通脹飆升的挑戰巨大,然而工具有限,無法控制供應端,只能抑制需求端。”他在接受外媒訪問時警告,現階段衰退幾乎不可避免,全球經濟大幅放緩的同時,美國、英國等全球主要央行此時上調利率,是一個很棘手的狀況。他預計,衰退可能會在2023年出現,希望屆時將是一個較為溫和的衰退。
除了弗格森,前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Bill Dudley)和前美聯儲官員夸爾斯(Randal Quarles)均認為,美聯儲很難實現軟著陸。杜德利稱,美聯儲不大可能在不引發衰退的前提下控制通脹,他表示,當央行意識到自己過度反應時,就已經處于衰退之中了。
美股維持震蕩格局
剛剛過去的4月,美股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然華爾街普遍相信,熊市未完,美股未來仍會延續震蕩格局。
花旗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霍倫霍斯特(Andrew Hollenhorst)表示,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從食品到能源等所有商品的成本還在提高,勞動力市場緊張也令企業面臨薪資上漲的問題,上述問題將通脹置于美聯儲議程的首位,該央行的應對措施可能給股市帶來更多動蕩。
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表示,過去,美聯儲只在經濟放緩和金融危機時期才會實施貨幣政策,因此現在投資者面對一個全新的局面,在充滿挑戰的市況下,投資者應當優先考慮資本保全。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威爾遜(Mike Wilson)呼應了這種悲觀情緒,他表示,通脹居高不下,衰退風險上升,隨著美股進入熊市的下一階段,標普500指數短期內將至少跌至3800點,最低可能跌至3460點,即較當前還有17%的下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