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四川推進重點群體就業
創新高校畢業生招聘形式,穩崗促就業;建立精準就業服務機制,應扶盡扶……近年來,四川十分關注重點群體就業問題,把創造就業機會、增強就業持續性作為主要途徑,著力確保全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針對大學生就業,四川建立了精細化、差異化服務機制。2021年,四川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共計為2021屆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140余萬個,向3萬名家庭經濟困難與就業困難畢業生發放人均600元的就業幫扶補貼。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部分企業還創新大學畢業生招聘形式。
“疫情以來,我們通過‘空中宣講會’、互聯網‘云面試’等新模式,前后招聘員工300余人,為在校學生提供實習崗位100余個,幫助大家實現了‘云就業’。”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錦功說。
針對農村、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四川構建起有針對性的長效機制。以幫扶農民工就業為例,全省2682.03萬名農民工成功實現轉移就業,勞務收入達1965.7億元,返鄉創業產值達1627.2億元。
今年是成都市金滿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段麗麗返鄉創業的第11年。“這些年,公司總共帶動成都周邊8000余戶農戶實現增收。我們常年招聘約50位當地農民在公司務工,解決了30余名農村中老年,特別是留守婦女的就業難題。通過務工,人均年增收2500元左右。”段麗麗說。
針對脫貧人口,四川做到了積極引導,長效幫扶。截至2021年9月末,四川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搬遷人口務工就業達15.99萬人,動態實現了“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1人就業”的目標。
四川大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大多集中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為幫助脫貧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人社部門將幫扶重點放在具備外出務工條件但尚未就業的搬遷勞動力身上:對有外出務工意愿的,組織外出務工;對確需照顧家庭、希望就近就業的,就近協調崗位;對就業困難人員,確保公益性崗位安排到位。目前,涼山州集中安置點搬遷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達7.83萬人。
四川省近日還印發了《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十五條政策措施》,進一步細化了今年穩定重點群體就業的相關舉措——將通過設立疫情防控應急崗位,擴大科研助理崗位聘用規模等方式進一步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進一步完善農民工服務組織體系;兜底困難人員就業救助,公益性崗位安置人員不低于30萬人。 (經濟日報記者 劉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