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迷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折疊屏手機市場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增長領域。
6月9日,群智咨詢(Sigmaintell)移動事業部資深分析師王曉雅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智能手機終端市場整體需求疲軟,但中高端市場依然成為整機廠商獲利及攻克的重點,隨著產業鏈的成熟及各零部件的價格下探,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出貨規模呈增長趨勢,預計2022年將達到1400萬部。“中國市場一季度整體折疊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約129%。”
根據IDC 發布的 2021 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去年全年中國市場折疊屏產品規模約 150 萬臺,其中華為占比49.3%,排名第一,三星占比28.8%,小米占比13.2%,分列二三位,OPPO占比6.1%,聯想占比0.2%,其他品牌占比2.4%。
而頭部廠商在折疊屏領域的研發也進入到了深水區。CINNO Research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隨著新款折疊機型價格繼續下探以及市場規模的爆發,將進一步帶動特殊前蓋材料需求的增加。
帶動硬件材料創新
過去一年,是國產折疊屏手機發布的密集期,但從各大手機廠商的布局節點來看,在折疊屏領域的研發投資已經拉長至三年甚至是四年周期。雖然短期國產手機還無法與蘋果在高端市場形成抗衡,但從供應鏈的技術儲備和能力來看,中國手機廠商已經逐漸走在了前面。
梳理產業鏈,目前國產手機的研發已覆蓋折疊屏產業鏈中的鉸鏈、UTG玻璃、液態金屬、MIM結構件以及屏幕等器件。“目前各廠商仍在積極開發折疊屏新的技術升級點,如無偏光片COE、低溫多晶氧化物LTPO、超薄電子觸控玻璃UTG等。”王曉雅對記者表示,各終端品牌的創新已經滲入到了折疊屏的結構和材料領域。
以折疊屏手機的前蓋材質為例,這是解決屏幕折痕問題的關鍵所在,目前市場上主要有無色聚酰亞胺CPI和超薄玻璃UTG兩種。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Top 5品牌折疊手機前蓋搭載總量約115.8萬,同比增124%。
而為了加快折疊屏技術迭代,華為自建了一座“超級材料實驗室”。記者從華為方面了解到,該實驗室擁有折疊屏的全制程產線,包括9大類生產設備、12大類監測設備,通過對材料的成分、工藝進行端到端的創新研究。
但實驗室中的產線并不用于量產,僅僅是為了材料的研究。比如,華為為了使用MIM鋼材材料,就在實驗室中增添了與MIM鋼材料生產和檢測所需要的全部設備。同時研發人員對材料的成分和工藝進行創新,從混料、注射、脫脂和燒結全流程端到端地研發測試。華為最新的折疊屏旗艦MateXs2整機重量只有255g,主要源于實驗室找到了玻璃纖維材料,降低了電池蓋的重量。
此外,OPPO以及vivo也組建了自己的研發團隊,vivo產品副總裁黃韜曾公開表示,vivo X Fold的設計研發投入人數三倍于直板手機,內折疊機首次引入航空航天材質,成為了全球首個通過萊茵三十萬次折疊測試的折疊屏手機。
在分析師看來,近兩年國內折疊手機著力于解決產品折痕、重量、應用等體驗方面的問題,伴隨著供應鏈技術的成熟和產品成本的下探,未來近三年中國市場折疊手機將迅速發展。
產業鏈逐步催熟
隨著終端廠商的推動,安卓折疊屏手機市場正在打開,售價也不斷向萬元以下突破,從普遍1.5萬的價位檔,下探至7000元檔位。
按照群智的預測,今年折疊屏手機的價位就有可能擊破5000元檔位,并且成本還將持續下降。“折疊屏手機經過了3年發展,正在推動上中游供應鏈的技術升級,通過市場化的迭代,來逐步推進材料等領域的更新,進而降低核心器件的成本,再反哺下游市場,推動市場爆發。”群智咨詢總經理李亞琴對記者表示,除了終端廠商外,上游產業鏈廠商也在積極投入研發。
比如賽德半導體、凱盛科技、惠晶顯示等廠商均已宣布在UTG玻璃項目的研發進展或計劃,京東方、維信諾則成為了國產折疊屏手機的屏幕主流供貨商。
5月31日晚,凱盛科技發布公告稱,擬收購洛玻集團洛陽龍海電子玻璃有限公司、洛玻集團龍門玻璃有限責任公司、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權,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定為人民幣5.44億元。盛科技方面表示,本次收購系公司新型顯示業務向上游產業鏈的拓展,收購完成后,公司將從玻璃下游加工切入至電子玻璃基材產業。
此前,凱盛科技已聯合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自主研發了30微米高強度柔性玻璃(UTG),年產1500萬片的二期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完成。
此外,精研科技則在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已具備折疊屏手機轉軸用MIM零件及轉軸(鉸鏈)組裝的量產能力。在轉軸用MIM零件方面,為頭部品牌客戶的多款折疊屏手機進行研發及批量供貨。在整套轉軸(鉸鏈)組裝方面,今年年內預計實現為頭部品牌客戶進行量產出貨。
業內預計,國內UTG玻璃在2022年到2023年的年產能將在1.5億片以上。從替代性來看,下游終端廠商已經可以在折疊屏UTG玻璃、MIM組件及折疊屏轉軸領域中找到本土化替代品。
李亞琴認為,折疊屏供應鏈中零部件良率的提升,以及相關物料成本的降低成為了未來折疊屏手機市場爆發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