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住通脹是美聯儲目前面對的頭等大事。盤旋于四十年來高位的美國通脹水平能夠被輕易控制住嗎?
美國勞工部將于北京時間6月10日晚上8時30分公布5月CPI數據,市場對此格外關注。
此前數據顯示,美國4月CPI同比上漲8.3%,較3月8.5%的增幅有所回落,仍處于40年來高位;4月核心CPI同比增長6.2%,漲幅也低于3月的6.5%。
當地時間6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Gita Gopinath表示,根據目前的預測,美國的通脹率可能會長期保持在美聯儲的目標之上,而且該國存在通脹預期“脫錨”的風險。
同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則發布推文表示,美國并不存在通脹預期“脫錨”的風險。雖然現在的通脹很高,但長期的通脹預期要顯著的低于當前的通脹率。
具體看美債平準通脹率,最新的10年期和5年期平準通脹率約為3.08%和2.75%,遠低于4月8.3%的物價通脹水平。
“最近媒體對通脹的大肆鼓吹正在達到頂點,這或意味著目前通脹雖然還很高,已有下降的跡象。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也仍不能‘高枕無憂’。” 克魯格曼說道。
對于美國通脹形勢的判斷,多家機構和受訪的經濟學家預測,美國通脹或已于近期升至高點,通脹大概率將于年內得到控制,而通脹風險猶存。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對澎湃新聞表示,隨著基數效應的抬高,美國的通脹已基本上處于高點,而通脹高點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其中,美國勞動力需求仍比較強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處于高位,尤其是石油、天然氣、農產品的價格都比較高。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對澎湃新聞表示,通脹大概率今年內控制住,即明顯從迄今的最高點8.5%大幅降下來。
胡捷還表示,即將發布的5月CPI,估計還在8.3%附近,略低的可能性大。而CPI拐點要么已來,要么快了。
建設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曹譽波對澎湃新聞表示,物價上漲,歸根到底影響因素來自兩方面,一是需求擴張,二是供給收縮。過去三年新冠疫情肆虐,生產活動受限,全球供應鏈受阻導致供給嚴重不足;各國央行施行寬縱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使得流動性充裕,消費需求旺盛,消費行為也隨之轉變。供需雙方共同推動,包括美國在內,世界多國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通脹壓力。
曹譽波表示,目前美聯儲已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旨在通過抑制需求來緩解通脹壓力。同時,全球經濟正在逐步從疫情沖擊中恢復,供應鏈總體上正在改善。目前,汽車、家具、電器等美國耐用品價格對CPI的貢獻度已出現明顯回落,耐用品價格越早、越快正常化,商品價格越穩定,并且可以緩解工資增長的壓力,通脹預期就可能下降得越多。4月美國CPI已出現邊際走弱跡象,6月10日即將公布美國5月CPI指數。預計5月美國CPI繼續邊際走弱,2022年下半年美國通脹可能見頂,2023年將有所回落。
“但這并不意味著通脹風險的消除。目前美國通脹水平仍處于逾40年高位,盡管增速可能下降,但供需缺口短時間內難以消除。新冠疫情可能導致美國商品消費趨勢性替代部分服務消費,商品價格大幅回落概率較低,而就業意愿的下降導致勞動力市場短缺和供應不足問題可能將長期存在。同時,俄烏沖突令外部市場的供應鏈恢復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全球供應鏈復蘇的速度將極大地延后。” 曹譽波說道。
9月是否會暫停加息?
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6月10日,美聯儲前副主席Alan Blinder表示,美聯儲可能需要在接下來的3到4次會議上每次加息50個基點,并且可能必須以容忍經濟衰退為代價來控制通脹回落至2%的目標。
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和他的同事預計將在下周的政策制定會議上加息0.5個百分點,這將是第二次如此幅度的加息。他們已為7月類似的加息安排做了鋪墊,為隨后9月的會議則保留了選項。
對于9月份美聯儲加息安排的預測,王晉斌表示,這需要看未來幾個月的數據,避免財政沖擊所致的外生通脹轉變為工資-物價螺旋機制的內生性通脹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考慮的核心。
胡捷表示,預計接下來6月、7月和9月的三次加息的幅度分別為50、50和25個基點,但具體落地情況還要看指標變化;9月后告一段落,后續再加一個25個基點的幾率較大。
曹譽波表示,通脹增速見頂是貨幣市場預期美聯儲放緩加息速度的重要原因。觀測美聯儲加息安排,除了看通脹走勢,還要看勞動力市場情況。從美國5月非農就業數據看,美國就業市場繼續修復,新增就業數據繼續保持強勁,勞動參與率提升,同時工資增速連續第三個月放緩或也意味著通脹壓力正在減弱。勞動力市場的強勁為美聯儲進一步加快收緊貨幣政策提供了支撐。
“從目前貨幣市場的反應看,6月和7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上繼續加息50BPs幾乎是確定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觀察數據顯示,9月美聯儲加息50BPs以上的概率已降至75%,今年年底有85%的概率美聯儲政策利率將達到2.75-3.00%區間,即未來有三次50BPs、兩次25BPs的加息。美聯儲可能需要觀測未來數月的數據才能更好判斷勞動力市場的走向和未來政策路徑。”曹譽波說道。
“美聯儲現在考慮取消加息還為時過早。而要在2023年達到3%的通脹率和4%的失業率,這種假設似乎也是很有可能實現的。考慮到現在經濟整體受到的多重沖擊,能實現這種目標難道不算是一種成功嗎?” 克魯格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