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觀察
近來,預制菜廣受消費者歡迎,讓眾多的上市公司涌入預制菜領域。根據同花順數據,目前A股預制菜板塊有超70只個股。其中,預制菜概念股國聯水產透露,公司聚焦預制菜進行商業模式升級,促進以綜合水產品提供商向綜合水產食品制造商轉變。
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預制菜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頭部企業尚未出現,眾多入局者尚處于摸索階段。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味感的還原度是預制菜企業和渠道需要突破的難點。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露
連續三年虧損,國聯水產押寶預制菜賽道
預制菜概念股的國聯水產獲機構近期關注。在近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表顯示,其接受了來自新財富、天風證券等超20多位機構投資者的線上調研。
在此活動表中,國聯水產指出,公司一直執行大單品加特色小品的產品矩陣策略,公司現已實現全渠道支撐預制菜銷售,從產品孵化開始,即可把預制菜在全渠道進行推廣,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生產規模。
對于未來在預制菜的規劃,國聯水產透露,其今年將加大預制菜品的研發力度,尤其是在今年6月份之后,陸續將有新產品,除了公司餐飲重客渠道的定制開發產品外,還有可以推廣到全渠道的標準化菜品。
值得注意的是,國聯水產在5月既收到問詢函又收到監管函。5月29日,國聯水產因“存貨減值準備計提會計估計變更事項未及時披露”“前五大供應商信息披露不準確”以及“部分制造費用跨期”等原因收深交所監管函。
同時,國聯水產因業績連續三年虧損、存貨賬面價值和存貨周轉情況收到深交所問詢函。5月17日,國聯水產公告收到深交所下發的2021年報問詢函。由于2019~2021年連續虧損三年,深交所要求國聯水產說明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凈利潤與營業收入變動趨勢不一致的原因、虧損狀態是否仍將持續等。
“公司聚焦預制菜進行商業模式升級,促進以綜合水產品提供商向綜合水產食品制造商轉變?!边@是國聯水產回復因連續三年虧損收到深交所下發的2021年報問詢函的回復。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4.7億元,同比下降0.4%;實現歸母凈利潤-1383.8萬元,上年同期為-2.7億元,虧損大幅收窄。其中預制菜業務營收達8.41億元,繼2020年的7.3億元、2019年的6億元后,實現三年連漲。
雖有萬億市場預期,但行業具有一定門檻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規模為3459億元,預計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預制菜行業將成為下一個萬億市場。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上市公司紛紛涌入預制菜領域,不僅有做水產的、搞畜牧業,還有賣果蔬的、做調味料的等行業的企業。根據同花順數據,目前A股預制菜板塊有超70只個股。
同時,國聯水產、安井食品、千味央廚、三全食品等企業加大對預制菜投入。今年3月,安井食品公告稱,預計投資10億元用于安井預制菜肴生產項目建設。今年1月,國聯水產發布的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說明書顯示,公司擬投資10億元用于擴產預制菜產品產能。
華西證券認為,預制菜賽道處于發展初期,未來能夠兼顧產品廣度與深度的企業或迎來發展機遇。預制菜企業需要兼顧上游食材供應、產品口味豐富、標準化生產和下游供應鏈完善、BC端渠道推廣的能力,兼顧食品和餐飲企業的上下游優勢。
業內人士坦言,“不同規模的企業加工工藝良莠不齊,導致預制菜產品質量存在較大差異,它具有一定門檻,在品牌運營、食品質量、營銷渠道、研發創新等具有一定要求?!睂τ谙M者而言,味感的還原度是預制菜企業和渠道需要突破的難點。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提到,預制菜口味復原程度成為消費者認為需改進的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