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本市場情緒持續回暖,VC/PE市場迎來了新的變化。清科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5月VC/PE市場的新募基金規模環比回升。從資金募投方向來看,以“碳中和”賽道為主的新能源專項基金、引導基金成為了股權機構關注的焦點,基金規模普遍超百億元。同時,在配套扶持政策方面,高端智能綠色發展領域被直接列入重點鼓勵的創新發展對象。
專項基金火熱
清科數據顯示,2022年5月的VC/PE市場,共有201只基金完成新一輪資金募集。其中,披露募集金額的198只基金合計募集518.55億元,同比下降40.6%,環比上升5.4%。具體來看,在201只新募集的基金中,有198只為人民幣基金,195只基金披露的募集金額為402.74億元;其余3只外幣基金共募集115.81億元(以人民幣計算)。
進一步來看,單只基金的募資情況有所分化。首先,5月募集規模排名前十的10只基金合計規模達323.39億元,占總募集規模的62.4%;其次,僅內蒙古環投新動能基金這一只產品,募資金額就達到100億元,排名第一。該基金是華潤電力聯合多家能源企業共同設立的“碳中和”基金,重點投向新能源產業,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對于內蒙古環投新動能基金這類“碳中和”基金,折射出的是專項基金、引導基金的火熱態勢。這類專項基金大多為地方政府帶頭參與設立,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其中。
春華資本5月宣布發起的碳中和基金,總規模也達到100億元。春華資本稱,該基金將圍繞零碳行業的四大零碳關鍵環節(新型能源、能源存儲和傳輸、終端應用、新業態/新技術)的優質投資機會進行布局,挖掘各行業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公司。此外,由豫資樸創擔任管理人的開封市豫資平煤雙碳產業投資基金,首期規模20億元(總規模100億元),重點投向開封市碳中和領先科技企業、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由藍馳創投擔任管理人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藍馳(重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資15億元,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子基金,主要投向硬科技、企業服務、醫療健康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布局半導體和“碳中和”領域
布局新能源、醫療健康等領域這一趨勢,表現在5月基金的投資端。清科數據顯示,5月份VC/PE市場共有322起投資案例,環比下降10.3%,同比下降67.3%。其中,披露金額的265起案例,總投資金額合計224.06億元,環比下降40.1%,同比下降77.5%。
從投資數量來看,5月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IT、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這三個領域共計發生195起投資案例,占比60.6%。其中,IT行業涉及案例數量為76起,半導體及電子設備投資案例62起。從投資金額來看,5月排名前三同樣是IT、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其中,IT行業以49.21億元的投資金額位列第一,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兩個領域的投資金額分別為47.35億元和39.16億元。
從具體投資案例來看,中國核電旗下非核清潔能源公司中核匯能完成了由川投能源、浙能電力、中信證券投資、軍民融合基金等7家戰略投資者參與的75億元融資,為5月“碳中和”領域融資額最大的案例。
此外,5月“碳中和”領域布局的投資方還有啟迪之星、高榕資本、佳沃創投、藍馳創投、線性資本等知名機構,以及聯想之星、騰訊投資、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萬向一二三股份公司等互聯網科技企業及產業投資方。
值得注意的是,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獲得了由華控基金領投、高榕資本等投資的3.2億元Pre A+輪融資。蒸汽系統設備制造與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艾肯工業,完成了近億元的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鐘鼎資本領投,常州經開區東方產業引導創業基金跟投。
政策大力支持
進一步看,VC/PE市場聚焦新能源、半導體等投資領域,不僅與產業發展趨勢有關,還與政策支持有著密切聯系。
首先,十一部門共同印發的《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明確提出將通過部門聯動、上下推動、市場帶動,促進大中小企業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全面融通,著力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企業發展生態,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該文件提出,到2025年引導大企業通過生態構建、基地培育、內部孵化、賦能帶動、數據聯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典型模式;激發涌現一批協同配套能力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政策引領、機制建設、平臺打造,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
其次,在區域產業發展方面,近日發布的《2022年度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指出,2022年北京市高精尖資金安排規模增加至20億元,進一步加大普惠性產業資金支持力度,其中對單個企業最高獎勵可達1億元?!秾嵤┲改稀访鞔_提出,2022年高精尖資金支持方向主要是“高端智能綠色發展”和“高精尖產業平穩發展”兩方面,具體分為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獎勵、醫藥創新品種首試產獎勵等12個細分方向。
此外,近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深圳工業經濟穩增長提質量的若干措施》提到,要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按照“一集群一基金”配置原則,加快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專業化投資基金;出臺支持風投創投機構發展政策,建設國際風投創投機構集聚區;實施“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工程”,搭建“星耀鵬城”企業上市一站式服務平臺,對在境內外市場上市的企業,按上市培育政策予以支持;延長市民營企業平穩發展基金扶持優質中小企業專項實施方案的實施期限至2025年年底,為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短期流動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