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派發數字人民幣紅包成為多個試點地區提振消費的重要手段。同時,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在對公、政務等領域多點開花。專家認為,未來應繼續調動各方積極性,參與數字人民幣場景建設。
助力促消費
京東科技6月19日發布的“618”總戰報顯示,今年京東“618”期間,用戶在京東平臺使用數字人民幣消費金額達4億元,同比增長逾18倍,超過2020年12月數字人民幣在京東試點至2022年5月以來的交易總和。
今年京東“618”期間,京東科技攜手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平安銀行首次大規模在23座試點城市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金額超千萬元,以數字人民幣紅包這一新手段助力消費提振。
多地還向居民發放各種形式的數字人民幣消費補貼,助力提振民生消費和商戶復蘇。例如,深圳市日前宣布通過美團平臺發放3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中簽消費者獲得的數字人民幣紅包可在深圳市1.5萬余家具備數字人民幣核銷功能的線下商戶以及美團平臺消費場景中使用。
今年京東“618”期間,雄安新區、成都的用戶可在京東疊加領取當地政府發放的數字人民幣消費券。比如,雄安新區的消費者可參與雄安新區管委會與京東合作的“雄安新區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季”活動,登錄“中國雄安官網”微信公眾號進入活動專區領取數字人民幣消費券,在京東線上購買家電最高減500元。
應用場景持續擴容
除了助力提振消費外,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也在迅速擴容,在對公、政務等領域不斷取得進展。
據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消息,6月1日,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的圣象裝飾材料有限公司使用工商銀行數字錢包完成繳稅3009元,成為重慶首位使用數字人民幣繳稅的納稅人,標志著數字人民幣繳稅業務場景在重慶落地。
6月7日,農行江蘇蘇州太倉分行以數字人民幣形式,向太倉市億砼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發放普惠貸款150萬元,并作為原料款支付至上游供應商數字人民幣錢包。這是全國首筆由銀行發放的數字人民幣普惠貸款,實現了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上的首創性突破,也在助企紓困方面實現了創新嘗試。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建議,應調動各方積極參與數字人民幣場景建設。商業銀行作為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在數字人民幣場景建設及日常應用推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應鼓勵掌握線上和線下支付入口、流量的大型互聯網平臺積極參與,以更開放包容的態度快速融入數字人民幣生態。此外,試點地區的地方政府應該積極作為,政府和公用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應率先支持數字人民幣,同時拿出“真金白銀”開展試點活動,以試點為契機構建更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區域經濟和數字金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