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融證券正式公告稱,公司名稱已經由華融證券變更為了國新證券。與此同時,公司的住所地也進行了變更。華融證券名稱的變更,源于華融證券控股權的變更。目前,國新資本持有華融證券71.99%的股權,中國華融不再持有相關股權。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券商已經或將要更名。目前,新時代證券已經更名為了誠通證券。網信證券、九州證券的大股東也已經或將要發生變動,后續公司名稱是否有變化也為市場所關注。
國新證券正式亮相
近日,華融證券公告稱,公司已更名為國新證券。7月29日,華融證券發布債券公告稱,公司名稱由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國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近日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涉及的債券名稱、簡稱及代碼均不會發生變更。
同時,公告還表示,目前該公司經營正常,公司名稱變更未對公司日常管理、生產經營及償債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始終以負責任態度認真履行債務償付義務,均已如期足額兌付到期債券。與此同時,公司目前資金狀況良好,對存續債券本息兌付已做出妥善安排和充足準備。
華融證券更名為國新證券,源于華融證券控股權的變更。去年12月,中國華融正式啟動華融證券股權轉讓計劃,擬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出華融證券71.99%股權轉讓項目,標的股權價格為109.3億元。今年1月,中國華融公告,公司與國新資本簽署國有產權交易合同,以109.3億元轉讓華融證券股權。
今年6月,中國華融在港交所公告稱,華融證券收到證監會出具的關于核準華融證券變更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的批復,核準國新資本成為華融證券主要股東,核準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華融證券實際控制人,對國新資本依法受讓華融證券42.05億股股份(占股份總數71.99%)無異議。本次轉讓完成后,中國華融將不再擁有華融證券任何權益,華融證券也不再納入中國華融合并財務報表。
據了解,國新資本成立于2014年8月20日,注冊地為北京,注冊資本為100億元。國新資本為國新控股旗下的央企金融服務平臺,國新控股是受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央企,2016年被明確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
國新控股此前在官網發文,其中有涉及證券業務。國新控股表示,將把證券業務作為更好發揮運營公司功能作用的重要抓手,通過與基金投資、資產管理、股權運作等現有業務協同,助力中央企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資本流動性和提高回報。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目前華融證券除了名稱更改之外,公司住所也進行了變更。住所由原來的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8號變更為北京市西城區車公莊大街4號2幢1層A2112室。
中證協披露的2021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顯示,華融證券以395.32億元的總資產排名第54位,營收和凈利潤的排名分別為88名和74名。
多家券商已更名或將更名
除了華融證券更名之外,近年還有多家券商進行了更名。近期,新時代證券就更名為了誠通證券。
去年,中國誠通收購新時代證券98.24%的股權,雙方于去年12月14日簽署《產權交易合同》。3月24日,證監會依法核準中國誠通成為新時代證券主要股東、融通基金實際控制人。中國誠通依法受讓新時代證券28.59億股股份(持股比例98.24%),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4月11日,新時代證券完成本次股權轉讓的公司章程變更工商備案工作。
除此之外,網信證券是否更名也為大家所關注。今年2月,指南針被確定為網信證券重整投資人,花費15億元“買下”網信證券。7月27日,指南針發布的公告顯示,網信證券100%股權已變更登記至名下,同時已按約定以自籌資金5億元先行增資網信證券。
此前,指南針在投資者交流記錄公告中表示,不排除網信證券成為指南針百分百控股子公司后,有更名的可能性。市場猜測,網信證券或許會變更為指南針證券。
九州證券也存在更名的可能性。今年4月25日,新三板上市公司九鼎集團發布公告稱,武漢金控集團聯合武漢東湖高新區和武漢江漢區相關國資公司與九州證券控股股東九鼎集團簽訂協議,共同收購九州證券72.5%股權,其中武漢金控集團持股50%,成為控股股東。據悉,這是武漢市屬國資首次控股綜合類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