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桐鄉10月15日電 (記者王震)10月12日至13日, 在2023年(第五屆)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發布了《2023工業互聯網行業融合創新應用報告》和首個“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綜合指數”。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委員、執行副會長郜志宇。范燁攝
“工業是綜合國力的根基,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也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委員、執行副會長郜志宇表示,我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和齊備的配套能力,其中蘊藏了無數創新的力量。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將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增強工業發展新動能。
當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靶滦凸I化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工業化,是依靠創新驅動的工業化,也是加快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的工業化?!臂居畋硎荆斍?,我國新型工業化已具備一定基礎,在設備、軟件、數據、平臺等方面能力相對均衡。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發布的“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綜合指數”顯示,從整體評價看,工業數字化轉型綜合指數為62.7,數字化轉型就緒度指數為66.1,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指數為60.5,大部分企業處在系統集成階段和平臺支撐階段。
郜志宇表示,當前,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正在提速,這得益于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協同發展穩步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促進了包括工業在內的各行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的不斷涌現。對于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面臨的困難,郜志宇認為,關鍵核心技術存在不足、供需體系具有薄弱環節、區域數字化發展不平衡、中小企業對數字化轉型認識不足、新型安全風險不斷涌現等短板需引起重視,并加快補足。
郜志宇認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應從完善融合政策體系,創造開放制度環境;加強核心技術攻關,補齊平臺產業短板;加大平臺體系培育,構建平臺發展生態三個方面重點發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實現產業技術能力的不斷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