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今起調降
10月16日,中國結算差異化調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安排正式生效,實現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由原先16%降至平均接近13%,較9月份釋放資金近400億元。
據了解,差異化調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是中國結算在中國證監會的堅強領導下,為提升結算參與人在貨銀對付(DVP)改革中的獲得感制定的一項改革配套措施。
根據中國結算8月4日發布的《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2023年8月修訂版)》,中國結算差異化調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的具體比例參數為:付款時間在9點前、11點前和11點后對應的付款比例分別為13%、15%和16%,取款時間在9點前和9點后對應的取款比例分別為16%和13%;對于選擇固定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方式的托管業務,其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由原先16%調降至15%。根據上述安排,結算參與人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最低為13%。
業內人士稱,此項措施有助于鼓勵結算參與人及客戶盡早完成資金交收,進一步提升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人等市場機構的資金使用效率。
據行業內部交流了解到,自DVP改革于2022年12月26日實施以來,為適應DVP改革相關要求,證券公司在經紀、融資融券、自營等業務中基本均已逐步調整交收習慣,實現了盡早付款。從此次調降的實際效果來看,90%以上的經紀、融資融券、自營業務結算參與人其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均降至13%,極大提升了市場機構的資金使用效率。
據悉,2019年以來,中國結算曾兩次調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分別于2019年12月份將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金繳納比例由20%調降至18%,以及2022年4月份將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金繳納比例由18%調降至16%,得到了市場機構的一致肯定。
此次差異化調降備付金安排是中國結算四年來第三次進行最低備付比例調降工作,且調降力度遠超前兩次,為市場釋放更大規模資金帶來更多金融“活水”。
中國結算表示:“前期經過充分測算和準備,在確保結算系統安全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強化結算風險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實現更大力度調降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差異化調降備付金工作,除降低最低備付比例進一步降低市場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振投資者信心外,還引入了根據市場機構收付款時點設定差異化最低備付比例的相關安排,引導經營機構“早付款、晚取款”,進一步夯實了證券結算系統風險防范能力,有助于未來證券行業發展空間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