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記者從江西全南縣科創中心獲悉,前不久江西華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科貸通”1000萬元項目資金支持。這家以真空光學鍍膜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解了研發資金緊張的“渴”。
近年來,全南縣圍繞“科技強縣”目標,搭建完善“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平臺,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促進創新鏈同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的深度融合,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拉動新引擎開啟新發展
10月初,記者走進位于全南工業園區的佳信捷5G電子產品無塵車間看到,偌大的車間幾乎看不到工人,全自動智能機器臂24小時“連軸轉”。“近來,政府拿出‘真金白銀’獎補高新技術企業,緩解了資金壓力。”江西佳信捷智能裝備公司副總經理呂勇說。
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支撐。近年來,全南縣通過科技賦能,力促“知產”變“資產”。該縣聚焦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構建以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為核心的技術創新平臺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目前,全縣擁有市級以上創新平臺和載體29個,其中,省級6個。同時,該縣積極探索“揭榜掛帥”機制,今年有3家企業提交了省級“揭榜掛帥”項目需求。
“現在出口訂單多,我們開足馬力才能確保產品如期保質保量交付。”江西絡鑫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何輝說,該公司是全南縣從大灣區引進的電子信息音視頻轉換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得益于政府的保姆式服務,該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入選贛州市“映山紅金種子企業”。
“在‘一企一策’和‘點對點’服務下,知識產權專利不斷‘問世’,公司已授權或正在授權專利100余項。”何輝說。
2022年,該縣向華派光電、璇林科技等13家企業發放科技創新獎勵資金192萬元,獎勵高企認定、技術創新中心和高成長性企業等14個科技創新項目。
用好“動力源”造好“強磁場”
開啟高質量發展,人才是核心和關鍵。
“做產品開發時,注重項目的創新性,讓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贛州中傲新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繆錫根博士說。目前,該公司已有4個發明專利,并且都是由他親自創造的。
繆錫根是贛州市“蘇區之光”人才、江西理工大學兼職教授,也是全南縣柔性引進高端人才。近年來,全南縣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思路,激活人才“第一資源”,通過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政策措施,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科技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做好服務,是全南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關鍵一招。
“創新驅動,依托的是創新平臺建設、創新主體聚集和創新生態營造,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全南縣科創中心主任李志杰介紹,通過引進高端科技人才,才能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助力企業實現產業升級。
“全南縣科創中心聯合稅務等政府部門成立專班,瞄準電子信息、金屬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對企業進行一對一指導,并采取3年滾動培育管理。”全南縣科創中心負責人說。目前,該縣已有86家科技型企業納入后備庫。其中,對基礎較好的40家企業進行3年滾動培育。
聚天下英才,筑科技之巢。該縣創新柔性引才方式,通過“周末工程師”“科技副總”等模式,促進人才交流。此外,該縣18家企業與江西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院所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引進高層次人才2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