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煙、酒,談及貴州經濟,這些“老產業”讓人印象深刻。殊不知,除了這些傳統優勢,貴州正加快“富礦精開”步伐,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一塊磷礦石,用濕法凈化磷酸年產能可達200萬噸;一張加速卡,部署規模較去年初提升93倍;一個電池包,最快2.5分鐘生產完成……重塑“老產業”,競逐“新賽道”,一個個后發趕超的勵志故事,正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嶺間上演。
富礦貴州
“黔中無閑石,貴州多寶藏”,煤、磷、鋁、錳等49種礦產資源儲量排名全國前10位,已發現礦種137種,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80%。貴州是典型的“家里有礦”,但單純“賣資源”,產業鏈條短、附加值還低。
近年來,貴州提出“富礦精開”,通過拉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加快實現資源利用和產業效益最大化。煤化工、磷化工、鋁加工、錳加工,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
素有“江南煤海”之稱的六盤水市,堅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發展思路,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加快煤電和新型煤化工“兩翼延伸”。
去年12月18日,隨著一聲指令,位于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新窯鎮的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1號焦爐點火成功。
一塊塊黝黑的烏金,經由科技鏈條一環環、一道道“分解”“催化”,變成了居民生活、工業生產所需的電,新能源汽車行駛所需的氫燃料,農作物生長需要的復合肥……
不久前,上市公司盤江股份發布公告,旗下子公司投資建設的盤江新光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1號機組順利實現首次并網發電。這一總投資55.37億元的省級重大項目,將促進煤電產業優勢互補,進一步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磷礦也是貴州優勢礦種。在行業內,磷礦石的銷售利潤約500元/噸,凈化磷酸產品折算為磷礦石約2500元/噸,磷酸鐵產品折算為磷礦石約2700元/噸,磷酸鐵鋰產品折算為磷礦石約3000元/噸。
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初級礦石深加工后的價值凸顯。截至目前,貴州磷化集團濕法凈化磷酸年產能達200萬噸,產能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成立于1991年的甕福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是貴州磷化集團走向全球的先鋒隊。“把產品賣出去,同時賣個好價錢。”董事長柳玉松說,目前公司整體銷售格局已由此前“磷礦石+基礎磷肥”逐步轉向“高檔化肥+精細化工”,接下來以提質增效為導向,還要在高附加值產品銷售上下功夫。
智算貴州
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數據中心建設起步較早。如今,攤開貴安新區的地圖,17個超大型數據中心十分搶眼。然而,過去一段時間,這些數據中心以存儲備份業務為主,對地方經濟帶動能力有限。
2023年,當人工智能大模型迎來“繁花”時代,貴州提出緊緊抓住“風口”,驅動數據中心從存儲中心向“智算優先、算存一體”加快轉型。
在被簡稱為云上屯的華為云數據中心,入口處瀑布飛瀉,人工湖清澈見底,一排排色彩繽紛的歐式建筑點綴在青山綠水間。如果只看外觀,很難將這宛如童話城堡的建筑與數據中心關聯。
記者了解到,去年華為云、中國電信等智算中心在貴州相繼落地,部署的智算芯片達7萬張以上,數量較年初提升93倍,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華為云擬在貴安新區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的AI算力中心,規劃投資50萬張算力卡,目前已部署6.35萬張。“今年要力爭完成幾十萬張,肯定會比二十萬多。”華為云全球生態部總裁康寧在華為云生態大會2024上透露。
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景亞萍表示,培育產業生態必須抓龍頭企業,總部注冊在貴安新區的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正在引領當地數字產業轉型升級,目前華為云產業生態對貴州軟件業貢獻近60%。
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目前貴州積極推動各行業應用場景向華為云開放,目前選擇了醬酒、煤礦、化工、有色金屬、電力、新材料、鋼鐵、建材八大產業以及城鎮智慧化改造、鄉村數字化建設、旅游場景化創新、政務便捷化服務四大領域,深耕華為云盤古大模型在重點行業場景應用。
電動貴州
自動化率達到95%,從投料到成品產出的周期內,可實現1秒產出一個電芯、2.5分鐘生產一個電池包……這組數據是寧德時代(貴州)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產制造基地的作業效率。
作為貴州新型工業化的標志性工程,去年10月,占地約885畝、總投資約70億元的項目一期正式投產。記者在現場看到,電芯廠房、極片工廠、容量廠房等錯落有致,職工生活區配套完善,一座現代化、智能化工廠躍然眼前。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投產儀式上說,項目一期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150億元,創造稅收10億元,為本地創造3000余個就業崗位。“我們將持續采用領先的技術、先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深度參與貴州新能源產業生態建設。”他說,寧德時代還將在磷礦開采、原材料生產、鋰電池制造、電池回收等全產業鏈踐行綠色低碳理念,為貴州新能源產業鏈持續建鏈、補鏈、延鏈、強鏈。
近年來,貴州立足礦產、勞動力等資源優勢,搶抓“雙碳機遇”推動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做大做強。目前通過大力引進行業頭部企業,整個產業快速發展,鏈條不斷延伸。
數據顯示,近三年,貴州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90%以上。根據規劃,到2025年,貴州將建成國內外重要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貴州出臺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電動貴州”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依托新能源電池材料基礎啟動“電動貴州”建設,全力打造從新能源電池材料到新能源汽車的完整產業鏈條。
“全省發展方式持續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增長動能加快轉換,經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1月22日,在貴州省2023年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彭顯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