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4日電 (記者王仁宏)進入冬季,隨著各地供電和供暖需求的持續攀升,能源保供進入迎峰度冬的關鍵期。今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財務監管與運行評價局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冰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從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運行安全的大局出發,在保民生、保大局中督促指導中央發電、煤炭、電網、石油石化天然氣企業按照統一部署抓實、抓細、抓好,優先保障民生供給,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過節。
據悉,2023年,面對高溫、枯水、臺風、雨雪冰凍、地震等多重嚴峻考驗,國資央企采取各種措施,圓滿完成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春節等重點保供任務,有力維護了經濟社會穩定。
具體來看,2023年,中央發電企業加強電煤庫存管理,電煤庫存始終處于高位水平,煤電機組保持安全高效運行,全年累計發電5.35萬億千瓦時,以占全國52%的裝機規模貢獻了占全國63%的發電量。
中央電網企業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優勢,加大余缺互濟力度,全年累計組織跨區跨省電力支援4761次、電量209億千瓦時,最大限度控制了負荷管理、容量規模,牢牢守住不發生拉閘限電的底線。
中央煤炭企業在安全合規前提下,加大煤炭開采力度,帶頭執行電煤長協機制,最大限度保障電煤供應,全年累計產煤11.3億噸,日均產量308.3萬噸,同比增長4.5%,再創歷史新高。
中央石油石化企業深挖國產氣、進口氣潛力,確保油氣安全穩定供應,全年累計銷售天然氣3543.9億方,同比增長6.1%,資產2028.5億方,同比增長6.8%,進口1470.5億方,同比增長8.8%。
李冰表示,著眼長遠,國資央企將圍繞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因地制宜推動氣電、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等調峰電源建設,加快推動已核準發電項目開工建設,確保按期投產并網。圍繞儲能、氫能、核能、虛擬電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不斷完善能源保供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