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1日電 (記者栗翹楚)近年來,文化和科技融合正不斷催生新文化業態、延伸文化產業鏈。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正成為提升區域競爭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著力點。
數字技術的應用,為優質內容的創作生產拓展了新空間,有力擴大了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推動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數字文化產業這場變革中,蘇州廣電旗下蘇州數智影視文化產業園以獨特的定位和創新的實踐,為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悉,該產業園的前身是一個傳統的商業綜合體,在時代變革的浪潮中捕捉到了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機遇,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積極探索由商業項目向文化產業項目的轉型。
經過調研,確立了依托現有載體和廣電優勢打造街區型、開放式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轉型后的園區依托全媒體優勢,形成以影視、音樂、劇場等影音演藝現場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為數字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產業園的出租率逐年提升,園區年產值創新高,產業園已簽約入駐各類企業、機構150余家,其中數字文化企業近90家,占比園區總企業60%以上。
該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開發運營過程中,該產業園始終圍繞“江南風采、廣電特色、科技含量”這三個定位展開。首先,產業園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為數字文化產業注入獨特的江南風采,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推廣江南文化元素等方式,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也為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依托蘇州廣電傳媒集團的強大實力,通過與廣電媒體的深度合作,產業園不斷拓展影視制作、音樂創作、劇場演藝等領域的業務,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廣電文化產業鏈。此外,產業園還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對文化產業的賦能,通過引進和培育元宇宙、Web3.0等高科技企業,產業園推動了文化產業與科技產業的深度融合,為數字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并極探索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為觀眾帶來更加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升級,優質企業對產業園區的運營和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做好轉型升級,該產業園區不斷嘗試拓展產研領域,創新運營服務。
產業園負責人介紹,通過舉辦各類活動,產業園成功打造了一系列文化品牌,為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同時,產業園還積極推動文化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合作,不斷引進和培育文化創新人才,推動文化創新成果的產業化進程。
“展望未來,產業園將堅定不移地以數字經濟和文化產業作為核心發展方向,不斷優化園區的硬件環境,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深化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努力將園區打造成為城市更新的承載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地、優質文化企業的集聚地以及市民文化消費的打卡地,為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產業園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