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陳瀟)10月10日,北京市首張農民個人閑置農房租賃流轉《產權交易鑒證》發放儀式,在北京市密云區北莊鎮土門村成功舉辦。儀式現場,北京農村產權交易所相關業務負責人將《產權交易鑒證》發放到了交易雙方手中。這一《產權交易鑒證》的發放,標志著北京市閑置農房盤活利用市場實現新突破。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允許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
北京農村產權交易所積極貫徹落實政策精神,圍繞農戶權益保障、閑置農房權屬、程序依法合規、村集體功能作用發揮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論證分析,形成了符合法律政策要求的方案和模板。
為進一步規范農村閑置農房租賃的交易行為,全國大型農村房屋出租信息平臺美麗新鄉村網深度參與其中,協同北京農村產權交易所推動農民個人閑置農房規范出租項目落地,通過多輪篩選,美麗新鄉村網選取北京密云區北莊鎮土門村的農戶閑置農房,作為首批規范進場交易項目,近日,該村首宗農戶直租閑置農房項目通過北京農村產權交易所成功簽約,并取得《產權交易鑒證》。
美麗新鄉村網創始人劉讓喜在儀式上表示,美麗新鄉村網站出租房源信息中,京郊閑置農房數量超過2萬套,年租賃交易量近3000套。此次,推動京郊閑置農房個人房主取得交易鑒證,是美麗新鄉村在規范農村房屋租賃交易進程中再次邁出重要一步。
發放儀式上,土門村村書記張長龍表示,村民個人閑置農房能夠規范進場出租流轉,并獲得交易鑒證,提高了農民以合法租賃形式對閑置農房進行盤活的積極性,有利于租賃雙方權益得到保障,有利于村集體增收,有利于對外來租戶的服務管理,對于村里改善人居環境也能提供更大的保障。未來,村集體將積極發揮引導作用,鼓勵本村村民將閑置農房等個人財產依法通過北京農村產權交易所公開規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