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瀟
在10月1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提及,圍繞穩增長、擴內需、化風險,近期將陸續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增量政策舉措。
在房地產方面,一攬子增量政策舉措明確,疊加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財政政策“組合拳”進一步兌現市場期待,聚焦減少增量供應,以及政府收儲、閑置土地收儲等政策推進中的堵點,體現財政政策與其他政策協同發力的積極態勢,有望加速房地產市場企穩。
允許專項債券用于回收閑置土地
此次會議釋放的政策信號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支持地方政府使用專項債券回收符合條件的閑置存量土地;二是用好專項債券來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繼續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支持地方更多通過消化存量房的方式來籌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三是抓緊研究明確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政策。
“此次會議明確允許專項債券用于回收閑置土地盤活,將去庫存和盤活存量結合起來,有望達到穩樓市作用。”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了專項債的支持,國企或政府平臺收儲、盤活土地力度有望加大。
“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中,當前各地閑置未開發的土地相對較多,之前成交的土地,房地產企業無力開發,特別是民營房企缺乏繼續建設的資金。”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該項政策支持下,政府使用專項債回收房企閑置土地,有助于房企回籠資金,將幫助房企緩解流動性和債務壓力。
在收購存量商品房方面,財政政策的積極表述也獲得市場關注。“從專項債的歷史功能來說,一般是不‘涉房’的,過去僅有涉及的領域也主要在棚改等方面,此次提及‘用好專項債券來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意味著‘涉房’政府專項債有望持續擴容。”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強調開工建設轉向房源收儲,這也意味著在‘以購代建’方面,后續將獲得三類重要資金,即專項債、安居工程補助資金、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這也有望持續優化房地產供求關系,助力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推進。”嚴躍進如是稱。
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不僅僅是專項債有望持續在供給側發力,此次會議提出,“正在抓緊研究明確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政策。下一步,還將進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調整優化相關稅收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業內看來,這亦有望進一步減輕需求側負擔。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萬科A和保利發展土地增值稅分別占了收入的2.5%和1.4%。當前,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的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稅(即非普通標準住宅不能免征)。
“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交易稅費將極大地下降,一方面,購買144平方米以上住房的契稅將從3%下降至1%;另一方面,土地增值稅預計將取消預繳,直接轉到竣工驗收后的清算環節,這將給開發商節約土地價款1%到3%的稅負。未來或可能繼續降低或減免二手房交易契稅、增值稅、個稅等等,按照過去的經驗,稅費的下調將產生極大的‘降成本’效應,有利于釋放更多購房需求。”李宇嘉表示。
展望未來,嚴躍進認為,財政工具介入,將發揮批量高效的操作優勢,盤活閑置土地和閑置商品房,隨著政策的持續落地,供求關系會有進一步優化空間,為四季度和明年房地產平穩健康和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