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韓昱
針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除了意在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外,實體經濟和經營主體的健康發展同樣也是本輪政策加力支持的重中之重。
10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叢林一同出席并介紹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有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 杜雨萌/攝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介紹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具體舉措時曾透露,圍繞加大助企幫扶力度,將在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提前明確階段性政策后續安排,加強要素配置保障這三個方面予以推進。
“一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服務經營主體工作。”羅文表示,近期,按照中央一攬子增量政策的部署,市場監管總局將推出以下四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引導平臺企業用流量幫助平臺內商戶提升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交易量;二是推動將質量信譽作為企業的融資依據;三是對個體工商戶實施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四是加快制修訂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重點標準的進程。
“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王江平稱,目前,我國已經涌現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著力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完善“選種、育苗、培優”全周期培育體系,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在金融支持方面,王江平表示,近期,工信部將聯合證監會推出第三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與北交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暢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會同有關部門聚焦重點產業鏈,啟動“一月一鏈”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全國行活動,推動金融機構與鏈上中小企業開展精準對接。
叢林表示,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特別圍繞助企幫扶,出臺了一系列的舉措。這些舉措的重點,就是要打通小微企業融資的堵點和卡點,優化營商環境,暢通融資渠道,力爭做到服務不減、價格更優。
叢林介紹了幾項具體的措施,包括,第一項措施,優化無還本續貸政策,幫助經營主體緩解資金周轉困難。第二項措施,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的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第三項措施,進一步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第四項措施,完善盡職免責制度。此外,監管工作更加突出精準監管。
正在公開征求意見的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被認為是提振民企信心的重要舉措,羅文提到,加快推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胡衛列表示,草案公開征求意見以來,司法部已經收到了一千多條意見和建議。他提到,草案第一次將“兩個毫不動搖”“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等寫入法律,并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這充分表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并將長期堅持的大政方針。這些內容成為法律制度后就具有了穩定性和剛性約束,必將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為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