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10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辦公廳發布通知,組織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項目申報工作,明確申報裝備需滿足《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4年版)》(以下簡稱《目錄》)要求。整機裝備原則上按照臺(套)數方式支持;核心系統、關鍵零部件,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配套及基礎件原則上按照批次數方式支持。其中高端工業母機、電子專用裝備、新型農業機械裝備、精密儀器儀表等單臺(套)裝備價值不高的整機裝備可按批次數方式支持;航空發動機、船舶發動機等單件價值較高的核心系統、關鍵零部件等可按臺(套)數方式支持。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制造強國建設的關鍵時期,加快推動重大技術裝備和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是重要任務之一。然而,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在推廣應用初期往往面臨市場信任不足、應用風險高等問題。因此,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破解這些難題,可以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屈放說:“這項政策的實施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體現。通過保險補償機制,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從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保險補償機制的建立,也為裝備制造企業提供了有力的風險保障,提升了企業研發和應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信心。”
工信部也通過一系列政策,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2015年相關試點啟動,旨在通過保險補償機制降低企業研發和使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風險,此后工信部多次修訂完善相關指導目錄,動態調整支持范圍,以適應產業發展的新需求。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工信部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規范,以推動該領域的發展和創新,政策的引導將促使更多的資源流向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領域,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整體產業效率。隨著風險的降低和技術的創新,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市場競爭力將得到提升,從而激發市場活力。
業內普遍認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有助于提升整個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對記者舉例,通過保險補償機制,裝備制造企業可以降低在研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過程中的風險,從而更有動力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有助于提升裝備制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
柏文喜補充表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還將帶動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發展,如零部件供應商、服務提供商等,政策的支持將增加市場對新裝備的需求,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