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2024年前三季度,國家能源局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全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再上新臺階。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不斷實現新突破。”10月31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張星在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2.1億千瓦,同比增長21%,占電力新增裝機的86%。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7.3億千瓦,同比增長25%,約占我國總裝機的54.7%,其中,水電裝機4.3億千瓦,風電裝機4.8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7.7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46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5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0.9%,約占全部發電量的35.5%。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約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能源新業態投資加快釋放。新型儲能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21.0%,抽水蓄能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45.5%。
當前,隨著“雙碳”目標深入推進,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保持較快增速,電力系統對新型儲能等調節資源需求亦快速增加,由此也帶動了全國新型儲能裝機穩步增加。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介紹,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5852萬千瓦/1.28億千瓦時,較2023年底增長約86%。與此同時,新型儲能調用方式持續完善,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據電網企業統計,2024年1月至8月,全國新型儲能累計充放電量約260億千瓦時,等效利用小時數約620小時。
結合前8個月能源領域重點項目投資情況來看,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介紹,據監測,今年前8個月,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保持較快增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和活力。
為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邊廣琦稱:“國家能源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積極構建新型儲能發展政策‘四梁八柱’,同時對于行業關心的問題,持續深化有關工作。”
具體來說,其一,強化頂層設計。組織開展“十五五”新型儲能發展需求研究,并形成階段性成果。按照“十五五”能源規劃編制總體安排,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加強與能源、電力等規劃銜接,開展“十五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研究編制工作,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其二,推動技術創新。國家能源局將依托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等,持續鼓勵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推動新型儲能技術進步。其三,引導科學評價。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相關單位開展新型儲能評價指標體系專項研究,已形成一些初步成果,擬適時在行業內推廣。其四,加強國際交流。國家能源局將通過“一帶一路”“APEC”等合作機制,加強國際交流,助力中國企業更好“走出去”。
當前,隨著氣溫降低,北方地區已陸續開始供暖。董萬成預計:“今年度冬期間,全國最高用電負荷與夏季相當,較去年度冬負荷明顯增長,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但局部面臨一定壓力,如華北、華東、西南區域的部分省份用電高峰時段可能電力供應緊張,需采取需求側響應措施。如出現極端、災害性天氣,全國電力供應缺口還可能進一步擴大。”
董萬成稱:“國家能源局將加強統籌協調,多措并舉做好度冬保暖保供各項工作。包括抓緊印發2024年迎峰度冬電力供需預警和‘一省一策’工作建議,指導地方和企業做好保供應對;抓好能源中長期合同履約,扎實做好存煤儲氣工作,確保重點地區、重點時段的燃料穩定供應;督促加快電源電網項目建設,強化要素保障,確保今年迎峰度冬期間應投盡投、應并盡并;做好北方清潔取暖工作,壓實地方政府和企業責任,保障居民溫暖過冬;做實做細應急工作預案,最大程度減少極端天氣等突發事件對人民群眾正常生活的影響。”